第003章 銳利的刀,‘牢固的盟’

東大陸北部遊牧民族的基礎經濟模式除了馴養牛羊等偶蹄目,還有另一種經濟動物。

一切還是要從大蝗災開始,對農耕民族來說可怕的大蟲災,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來說是賴以生存的關鍵。

農耕民族的禾苗經不住蟲災啃食,但是牧場的野草在冬天被吃完後春風吹又生,蟲群在浩北高原活躍大概一兩個月後,北方氣溫下降,這些蟲子要麽死光,要麽就南下。

而在氣溫下降的時候,這些遊牧民族用二十匹馬拖著帳篷,在蟲子多的地方展開幾十米的大帳篷,在內部點燃火焰,由於傍晚溫度下降,大量的蟲群會趨向熱量,朝著這個帳篷內鉆。而在淩晨牧人熄滅賬內火焰,同時放冷空氣進入,一批批蟲子會凍死。

這樣早上會收獲大量的蟲子,供元鳥食用。

元鳥——一種身高三米的巨大鳥類,和地球的鴕鳥很像,但卻是雜食性的。兩萬年前這種生物也就和火雞那麽大,在夏季以牧草和草場的嚙齒類動物為食,在秋季會大量進食蟲子,然後用爪子在地面挖洞,進行冬眠。在兩萬年時間裏人類不斷的繁育馴化,讓這種生物長到了三米高,性情溫順。而且在冬季進食大量蟲子,產蛋率極高,而元鳥蛋營養價值也極高。

電氣歷664年9月12日早上7時,磨河渡口,在碉堡城樓上,蘇鴷(光靈)看著呂茗餐盤裏如同披薩大小的煎蛋,悄悄地咽了一口口水。

而現在蘇鴷是不好意思讓呂茗將身軀的味覺控制權讓給自己的,只能看著呂茗一邊拿著報紙,一邊用筷子夾起切割好的蛋塊小口嚼著。——蘇鴷:“好氣啊。”

好吧,蘇鴷只能將注意力轉移,瞭望周圍的環境。

磨河渡口,呂茗在電氣歷664年春天構建的一個前沿軍事基地,這裏是三條河流交匯的地區,隨著河道上一艘艘千噸的船體靠在了簡易碼頭上。

雖然沒有水泥城墻那樣永久的防禦工事,但是一堵堵由沙袋堆砌的壁壘,一排排鐵絲網,以及交錯布置的五米高碉樓哨塔,足以阻攔草原方向的騎兵突擊。

拓北集團此時戰爭定位很明確,敵人是火力低、後勤薄弱、組織力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的遊牧民族部隊,據點要根據實際情況建設。

摸底敵人的情況,可以用有限的資金,於有限的時間內,在沿河地區附近布置更多的前進基地。

這些基地存放糧食、彈藥和車輛設備。相互之間有河道相聯系。

而河道中運輸主力是水泥船,也就是一層層鋼絲網,一層水泥構成的船體。這種船體載重量可觀,價格便宜,是拓北集團忠實可靠的‘兄弟’。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而有時候決定戰役成敗的,首先是後勤數量,其次才是軍隊人數】

這個基地成功建立後,能夠支撐輕機械化合成營在四百公裏範圍戰略機動。

拓北集團一個機械化合成營編制約二十多輛裝甲車,最重的戰車是十五噸,最輕的戰車是四噸六輪全地形車。這些機械車輛在河源戰場動輒三十多噸的重戰車面前絕對是弟弟,而在這裏是爺爺。

拓北前進基地囤積的物資豐沛到極致,完全能夠維持數千人的騎兵在草原上兩個月機動。單單是為了防止痢疾,每人每日純凈水配給達到了四十公斤。

戰爭需要意志,但是純意志決定論,那就是二戰日本馬糞了。人終究還是肉長的,長時間工作勞動,是要消耗大量能量。

壓縮餅幹,水,肉質,止血藥,繃帶,還有酒精燃料,這些常規物資自然是超標準的供應。

甚至只要前線士兵狀態良好,能夠有效率完成工作,他們想打完戰鬥在戰區外吃自熱火鍋,蘇鴷籌劃的拓北後勤部都能送到。

一位一天內能精力十足保持十六個小時高昂士氣的士兵,要比後勤不暢下三十位精力萎靡的士兵戰鬥效率要高。

而打這種幹涉戰爭,被幹涉的一方有著形形色色復雜的勢力劃分,所以不一定要兵多,軍事力量作為尖刀一定要銳利,不能在這個沙盤中磨損消耗。

呂茗吃完了豐盛的早餐後,抽出了細軟的柔紙擦了擦嘴,然後說道:“最近下面的人有些躁火。”

蘇鴷瞅了瞅幹凈的餐盤:“哦,都壓著,配軍娼是不可能的,士兵要堅韌有恒心,就必須管束他們個人生活。打完仗後,給他們放假回去討老婆成家立業,決不能讓他們把軍餉亂浪。一旦士兵養成了肆意揮霍的習慣,就意味著能被外界利益收買。”

呂茗豎起手:“好了,打住,鬧事打架的我已經安排他們去修工事消耗精力,但是這麽下去也不是事?我們到底什麽時候開戰?這麽拖下去,士氣會莠掉。”

蘇鴷看著呂茗再次打開地圖:“時代變了,血氣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戰爭機器需要精密的配合,軍隊要沉著冷靜完成任務,而你是統帥,在思考戰局時更要避免被情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