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集鋒

崤山要塞群,呈現斜線長方形,為兩條山脈夾著的山谷地帶,只有東西兩條出口。

在東西兩條出口有十四米高的金屬城墻覆蓋,而在兩側山谷上方有著要塞炮火。這防禦體系是一千年前兵械聯盟的首席輕鈞落布置的。

在六百年前,自動防禦炮塔還沒有今天這麽厲害的時候,這裏由多位城池輪流坐鎮,而當年太雲的城池們就憑借這地形之便居高臨下,指揮山體上的火力,扼守天險。

歷史上試圖沖擊這個要塞失敗死亡的長城,為十一位。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在渭水之戰前四十年。

塞西組織了六位長城和他們的戰隊從四個方向主攻擊,三位長城死亡,兩位長城重傷,一位長城不知所終。這場失敗,間接導致了塞西國力衰敗,在後續渭水之戰中,被太雲帝國活活耗死。

崤山關隘在戰國末年被稱為不破之壁。

而現在,隨著自動化武器的增強,近防炮比當年更強。隨著智能化領域塔建立,領域系統的覆蓋範圍、持續時間、強度也比當年駐守的城池職業者要強得多。

在天啟歷到來時。

崤山要塞已經被稱呼為不可陷落地帶,而崤山模式也快速的被復制到了其他關隘中,被軍方作當成移動基地的母巢駐紮地。

在這銅墻鐵壁的防禦圈內,密集的鐵路網從外衍生進來。一排排鐵路成條的分布將要塞內分為多個區域,每一個區域宛如停車場的車位一樣停靠著數萬噸的移動基地和配套設施。

……

當今千川的戰略思維很簡單,就是依托這些甲等大型要塞的王八殼子,扼守戰略要沖,然後再派遣小王八(移動基地)出洞,扼守次要戰略要沖。

千川塔防黨們:只要把所有的分礦,不,只要把所有的關卡都搶先占了,那麽就如同鐵索一樣絞死千川內可能出現的任何敵手。

這就是五百年前,移動基地興起時,配套研究出來的“以靜制動”軍事理論。

用熾白的話批判:這當王八當習慣了,那就上癮了,喜歡背個龜殼,就再也不願放下來了。為了讓自己當烏龜合理,特地自我催眠出一套正確的理論。

……

8號晚上六點。

崤山要塞內已經發現了大規模的機甲兵團靠近,要塞內的最高統帥們得到這個消息,立刻嚴密關注。

而在要塞內,各個區域都開始一股腦動起來,山上雷達非常愚蠢的全部開機了,一點都不知道這些雷達開機,會全部成為反輻射導彈的打擊標靶。

足足四百年沒有大規模戰爭,千川軍事系統就連舊時代的最高水平都沒有發揮出來,只是看起來在瞎忙。

場景1:山體防禦圈中的淺層通道,在這些金屬通道中,紅色燈光警告各個人員進入戰鬥崗位,穿著動力骨骼的士兵在個個跑道上列隊進入防禦圈各個戰鬥陣位待命。

場景2:崤山要塞中央區域,隧道中樞的地下開鑿出了大型中心,這裏是中級指揮樞紐,一個個上校級別的指揮官坐在了分控中心。智能系統正在匯總整個要塞的立體投影,人工智能根據偵查無人機判斷遠方秩序軍突擊集團的狀況。

場景3:而在要塞內最深的地下,最高級別的中心內,在一組組醫護人員操作中,猶如立櫃一樣的冬眠倉正閃爍著藍光進入準備激活的狀態,在外面罕見的醫牧師,在冬眠倉外的醫護隊中一共是十八位。

為首的醫牧師貫子露(女,64,貌若二八,長發,但是現在被全覆蓋頭盔給擋住看不出來)。

她看了看電子時鐘,禮儀到位地在大廳裏行走,並且用電子頭盔為冬眠倉內的最高元老們匯報情況。

在大廳的冬眠倉中,那些從電氣歷就開始存活的存在,睜開了沒有一絲一毫人類情感的眼睛,默然地看著屏幕上的兵臨城下。

要是十年前,有人說有一支裝甲部隊在崤山關外遊蕩是兵臨城下,這是很滑稽的用詞。

但是現在,鈞禹城連克七軍的大動靜,讓要塞內指揮層用詞非常謹慎。

……

現在。

熾白的部隊,並沒有當即發動總攻,而是派遣小股部隊反復切入要塞打擊,用騷擾的形式和崤山要塞進行低烈度對抗。

時不時地砸幾十發火箭彈,而這些火箭彈,引動了要塞上的近防炮系統。

近防炮依托鐵軌體系從要塞的洞穴工事中開出來,炮台的轉向非常快,而子彈密度連成一條線,整體來看,就像是一把數千米長劍,站在山巒上對著長空蕩然一揮。

在這蕩然一揮下,一切的飛行物都被淩空打爆。鎢芯穿甲彈彈頭,對導彈彈殼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現在這樣的近防炮系統有上百個,組成了滲人的火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