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強將如林,國泰民安。

‘同學’能力,是最好的金手指。

因為這可以讓均摘星在與這個世界超一流的頂層接觸的同時,還能有數倍的時間,將自己現實中每一步都規劃好,填補每一寸差距,在未來亦步亦趨地跟上世界第一梯隊。

但這也是最累的金手指,每一步,每一寸差距的彌補,沒有天才順運,只有蹀躞而行。

……

“現在這個世界的最頂層——實在是太強了……”

坐在參天大樹下的均摘星嘆了一口氣。

此時,均摘星帶著一個頭戴式耳機模樣的腦電輸入設備。雙膝抱著的寫字板上,六十個筆頭正在“打印”一行行有關這個世界上層的記錄。

“這個世界至高職業中第一階層,上位至高職業者,加在一起,一共不到千位。

其中上位控制者就占據了五百六十三位。

上位天騎士,兩百三十位。

上位指揮官,一百五十四位。”

在五百年前,聯邦這樣的頂級人才只有今天的四分之一,單單從頂級人才誕生的數量來看,是一代比一代繁盛,儼然已經到達了群星璀璨的時期。

【旁白:這每一位天才,放到其他大部分臨近的、沒有熾白的歷史線上,都是類似熾白的天才。若是能在多時空來看,這就仿佛是眾多天才擠在了一個時間線上!】

對聯邦來說,人才即是國力。社會上下兩極分化,但是上層始終沒有墮落到封閉統治階級,打壓下位階層晉升這地步。當然,數據積累這東西,不同於生產資料積累,完全是打壓不住的。如果以下位至高職業者為門檻,精英的數量其實是越來越多!這說明只要願意積累,且這個時代持續下去,越來越多的人類會完善自己基因。唯一問題是,貌似這個時代太安逸了,這是兩萬多年來難得的上層不怎麽壓迫下層的時代!以至於下層中很多家庭似向上爬的積極性也似乎變得越來越弱呢。

現在聯邦可以不必在乎水火風三顆星球是否心悅誠服。只要保證頂級人才的數量和向心力,那就可以直接:犯我土之星雖遠必誅!打幾百年,一直打到三顆星球心服口服!

均摘星擡頭看著天空,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按照現在“課程”中提前規劃出的道路,自己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努力是可以擠入這個階層的,然而,也就僅此而已了。在這繁星爭輝的星空中,想要光芒壓過群辰是不可能的。但是——

均摘星喃喃道:“我這一世初說了‘要期待競爭’,若是尋安逸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不妨多付出一些代價吧!”

……

三大至高職業的道路,除了追求強大之外,還追求其他因素,例如在聯邦中存在的時間。這一點,在聯邦高層道路體系中同樣很重要。

是的,至高職業也會退休。

從上面可以看到,上位控制者數量最多,幾乎是其他兩大職業的兩倍,並不是成為控制者較容易。

而是天騎士和指揮官職業的職業生涯平均只能到一百一十歲,而控制者職業,職業生涯則可以到達三百歲。

至高職業,其生涯超過了職業壽命時,也就是大腦碳基細胞開始無機化的時候。到那時候,要麽選擇在電子信息倉中,存續思維。要麽選擇植出大腦元素化的部分,進入再生狀態。

……

回到上位職業的話題。

至高職業中的上位數量如此稀少,因為只有十五大學院可以提供,所以看起來是十五大學院在支撐聯邦。

不!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是十五大學院在支撐聯邦,為什麽不建造第十六個高級學院,不建造更多呢?

事實上,這一百年來,百分之七十的上位至高職業都是聖槍、瀚海、汲月三大學院提供的。在這一代(五十年內)其他學院基本上沒有上位至高職業種子。

上位至高職業的培養日趨集中化。這也就是當今社會的特色。

社會越集中,競爭力越強,例如:工業社會比農業社會壓力大,城市化讓人口集中是重要原因。

這三大學院內的情況也是如此,兩百年前王牌分散在其他學校,那麽始終是其他學校的王牌,但是現在學校分出高下,最頂端精英朝著一個學校擠,天才們競爭更加激烈,成長速度也更強了。所謂專業性,就是競爭產生的。

其他十二學院,在人才輸送的質量和數量上與這三大學院都差了一個層次。這就是沒有第十六大學院的原因,因為聯邦就是想湊學院的數量,都找不到有資格的學院了。

按照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或許未來兩百年後就沒有十五大學院了。

……

均摘星進入了“同學世界”內,眼界只看得上聖槍和汲月,其他學院,都是“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