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越惹越大

宇宙歷849年到宇宙歷852年。

均摘星主導的求進會在全球沿海地區發動了42次突襲。

在前十四次突襲中,足足將六億人口拖下了海。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這種全新的戰爭模式讓整個聯邦焦頭爛額。就連蘇天基這樣的名將,戰損比都被均摘星打成了七比一的驚人比例。其他三十二位和均摘星交手的上位指揮官,也都沒討到好處。

不過,聯邦畢竟在人思上占據優勢。僅僅在第二年,聯邦大量的技術人員總結了風暴中經驗教訓後,設計、生產同樣的金龜子機甲部隊以及兩棲機械化部隊,重新修補人工智能程序在風暴中的BUG,產出大量適應風暴時刻作戰的兵器,戰損比逐步下降。而到852年6月8號風暴來襲,蘇天基在這場戰役中將戰損比降到了6比4的程度。

不過,也就在五二年6月8號的那次風暴結束後,均摘星已經不玩了,停止了大規模主動進攻。土之星陸地上的指揮官們現在是“拔劍四顧心茫然!”

均摘星不打的理由很充分:轉移人口的戰略目的完成了,無法在這個戰略目的上取得更多成果,當然就不打了。

而也就在這一年,聯邦的上位指揮官們,越來越多開始念叨均摘星在天體塔學院的綽號——唯勝棋手!這可不是在誇某人,潛台詞是:“占便宜就跑,素質極差。”

天體塔學院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指揮官這麽評價:“和他較量,被煩得要死,氣得夠嗆。對手怎麽不舒服,他就怎麽來,諸位以後碰到他,千萬不要被他帶動情緒,要保持理智。你一生氣,他又會找到你的錯誤。對你窮追猛打。——當然,我並非貶低他,相反,我想說的是,他是本世代上最強的指揮官之一。”

而也就在這一年。蘇天基進入太空,成功在一個月內控制了全球衛星體系,對星球表面各地區戰爭跡象,在一秒鐘內能夠做出反應。這說明他,已經能夠作為英雄位指揮官,控制全球衛星網絡,在戰爭低烈度期值班,負責全球沖突。——戰爭真的能促進人成長。

聯邦在確定蘇天基有這個資質後,第一時間就讓白久漾去休假了。調蘇天基上來負責土之星星表作戰最高防務。

由此可見,聯邦對白久漾執掌土之星全球作戰一直是存有顧慮的。

因為大部分人心裏多多少少存在“均摘星和白久漾有師徒關系”“手下留情”之類的概念。故,大部分人認為,讓蘇天基上來或許事態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在852年9月6日,烈熾要塞,執政官大廳中,蘇天基進行述職的時候,直抒胸臆,讓聯邦執政官對現在的戰情更加尷尬。

蘇天基:“這場戰爭的勝負,不在於更換哪個英雄位指揮官,而是我們丟失了整個土之星的戰爭主動權!

如果信息通訊非常穩定,難以被長期幹擾破壞。

白久漾元帥完全可以單人鎮壓對方。但是諸位也看到了,自從那位退入海洋後,土之星表面區域,訊息可傳遞性,一直被他影響。

一旦信息迷霧出現,就必須要人員來對小戰場進行控制。這就是已經有了白久漾前輩全球值班的同時,我們依舊需要二十位上位指揮官在全球各個陸地區域待命的原因。

因為誰都不知道,他會在哪個區域登陸。

而他每次登陸,都是絕對數量戰機搶奪信息權,打敗他很容易,但是要在固定時間段內完成這個任務——極難!

我們必須要建立在惡劣天氣中的應急隊伍。

中級惡劣天氣條件下:空間大於一百公裏、時間超過一天。軍隊無線電設備受到極大幹擾。需要中位指揮官負責基層應付。

最極端惡劣天氣條件下:五十公裏範圍內,時間超過四天。軍隊僅能依靠機械信鴿傳遞信息,那就需要一位下位指揮官在這主管戰場。”

這時候,融奉宏(融繼英和融繼璇的爹)發問:“他是怎麽拿下這個主動權的?”

蘇天基走到了土之星地圖上的大洋區域,無奈卻又堅定道:“因為他控制了這裏,這個大洋區域,恰恰是信息隔斷度最高的區域。任何單體設備,都難以在水下,一秒內掌握水下十五公裏的區域。

而海洋這個全球天氣慣性介質,恰恰又能影響全球天氣。(求進會)能夠幹涉,數千公裏、數天的信息隔斷度。我們即使是大規模使用核武器,在能級上也無法和掌握洋流開關的他相比。”

蘇天基說完後,聯邦各個星區的最高層執政官們,進行了長達十個小時的討論。很顯然對土之星上嚴峻的現實有了新認識!

土之星的戰場變化,不由得讓聯邦高層想起了均摘星在水之星提交的綠冰方案。

當今舉世公認:均摘星作為指揮官的作戰能力雖說不一定是最強的,但思維絕對最跳脫,總能在舊框架中找到新方案,視角則是最敏銳的,總能從一團亂麻的戰區中找到最關鍵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