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與神同逝

宇宙歷874年,經過十四年的準備,恒星控制已經基本完成。

在擊星計劃中,其實行星控制的技術和恒星控制一樣高端。

聯邦現在的恒星控制,其實也就是在太陽表面制造一層層物質薄膜,然後將太陽的電磁力朝著中心聚焦,和恒星內向引力重合打破主序星內平衡,誘發坍縮。

而行星控制是真正要抵達行星中央,完成更大規模“燒開水”活動。

……

燒開水管道結構,是最簡單便捷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模式。

行星最內部注入大量氫鋰元素完成熱核反應,這就是“鍋爐”在加熱。

核反應加熱地核外一層層液態管道。其中最內部貼近地核的一層管道,是單質鋁,在稍外一層是單質矽,最最外面靠近地殼的那一層是熔鹽。

熱量逐層逐層,由行星層面的“管道”中導引出來,然後最終在全球地下深井導出水蒸氣作用下,推動輪機。

這是個“把大象裝到冰箱”一樣的工程,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極為困難。

任何工業零件,一旦放大化,加工難度是幾何增加。

拇指大小的螺絲釘五金店可以買到,幾噸重的法蘭,就得重工業國的大工廠定制了。

而行星內那些“管道”,上地幔層的情況為例,內徑動輒是五公裏,內壁主體是兩百米厚的鎢合金材料,同時還要用高溫陶瓷注入熔鹽作為潤滑液,防止單質金屬流對其侵蝕。並且這套結構在重力、地轉偏向力作用下,會塑性變化,必須要用強大電磁力,保障這個結構在行星中穩定。

當代,土之星文明在上一代文明的部分資料導引下,行星控制科技上突飛猛進,將高壓高溫環境下的核子納米機器人技術點到了頂級。終於構建出了行星發電機。

【上一代文明也是做了這一步,他們為此設計了納米萃取機制,確保一些單質在必要的區域囤積,方便恢復管道損失,這個結構至今仍在淺地幔層存在,這就是火風土水行星上為什麽有魔礦獸這種東西的原因。所以只有走到今天這一步,土之星才算真正把魔礦獸科技遺蛻真正鉆透到底。】

如果透視行星,現在內部是宛如復雜生命的血管一樣的情況。

部分管道如同動脈一樣,從內向外湧出;同時那從外向內湧的部分,則是靜脈。

這種行星的狀態宛若生命血液循環,周而復始。將原本不可控的地震板塊挪動能量,溫和的帶入地表。

大制造師們認為,如果可能的,甚至可以花費數萬年,通過調節行星磁場,讓行星加減速自轉,或者調節公轉軌道。

……

太陽系中在這十四年內長大的新生代,親眼看到了人類無比輝煌的壯舉。

幾乎所有有人居住星球上,也都激發出了新的思考。固然,這些文明邊緣行星上,政治結構還都是保守的,但是埋下了種子。

宇宙歷875年,恒星系統開始啟動。

在倒計時後,太陽光線暗淡了下來,光能轉化為電磁能,而電磁能又朝著恒星內部聚焦。坍縮開始進行。

神之星上,先是感應到大量中微子襲來,在這指向性明顯的‘煞氣’下,神之星的諸多神國開始混亂,所有傳統的舊神靈在顫抖。

而優勝劣汰,則坐在神國上瞭望著遠方的那顆閃耀的恒星,面帶微笑,等待那最後一刻的陽光燦爛。

舊神靈在這場數千年的靜默中理念徹底崩潰。因為人類在此壯舉後的所有發展,都是對神靈理念上捅刀子。舊神靈就像被禁言後的網絡噴子,將不斷受到人類的反駁,卻無法發出一言。只能數千年如一日地看著外面違背自己理念的高速發展。

然而新神祇。

優勝劣汰不會在這場靜默中消失,當其他神祇全部陷入自相矛盾時,他們也就無法守住自己的頻段,而優勝劣汰將在這千年內完成頻段攻占。當然,戰爭真理也會這麽做。

在過去,神祇和神祇之間的鬥爭能延續上萬年,甚至數萬年,現在馬上就要分開勝負了——優勝劣汰毫無疑問是最大贏家。

她籌算了這一切,一切都成功了,然而此時她瞭望那璀璨的太陽時,卻多了一絲惆悵。

優勝劣汰走下了台階,站在了均摘星曾經站在的地方上,幽幽地說道:“我贏了一切,卻偏偏錯過了你。”

……

宇宙歷874年11月23號3時33分,強大光芒從恒星表面上944個點迸射而出。

宛如光明之劍,在太空中張開,整個太陽變成了一個無數刺的海膽。

這如此明亮的場景,看起來更像是恒星釋放千發殲星炮的場景,強大的光束刺穿了籠罩在外圍的一層層物質圈。

赤道圈瞬間崩裂。但是在崩裂前,將陡增的光能反饋給了恒星引力場,同時也通過破碎前聚焦的一束束區域光束,完成了太陽系的最後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