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巖晶有鱗初長成

聖蠱歷103年3月。煌翅城南部工業城中,燈火通明。相對一年前,這裏多了許許多多變化。

首先從工廠到海岸線的河道被拓寬了。

一個個體長四十米海獅一樣的巨獸靠在了港口邊。這些負責碳氫開采的海蠱在岸邊猶如乳獸一樣,將口器對接了岸邊一排金屬入口。這不是在吮吸,而是把體內囤積藻類而產生的發酵油質注入管道內。

而在這個過程中,岸邊的一條條“鱗蟒”(雌性),則是挑選這些上岸的“肥海獅”(雄性)。作為雌性,選取吐出油料最多的進行抱對。當“蟒蛇”返回蠱巢,會生產下一代更加優良的資源開采手。

這兩種小獸,是宙遊用麟龍改出來的工蠱。

鱗蟒擁有給其他蠱獸植入鋰電細胞(相當於人類脂肪)的功能,而海水中的肥宅,則是專門用來收集海藻、制造燃油的兵種。當然,肥宅容易被海水中其他蠱獸獵殺,所以必須要船舶對其進行看護。

這個護礦工作,目前由煌翅家族代勞。未來嘛,宙遊已經設計好炮艦了。

在宙遊的實驗調試下,麟龍這個物種已經發展出“類蠱巢”系統。

為什麽是“類蠱巢”系統呢?因為這個系統比起正常的蠱巢有很多“缺陷”,需要人為幹涉的部分太多了。

首先是這個蠱巢長一百五十米、寬二十米,是由造船廠完成龍骨結構。

宙遊:“等其進化出足夠強度的龍骨,必須要讓其下海運動不斷適應,太麻煩了,我直接給用水壓機拼一個吧!”

其外殼嘛,也焊接了鋼板,不過留有節肢露出的部分。這些奇蝦一樣的葉足節肢,能讓其在水中劃槳運動。

至於其陸地運動方面,蠱巢的底部擁有鋼輪,並匹配了軸承!

不,那不算軸承,這種大型軸承加工特別難。尤其是大型變速齒輪結構造不出來。宙遊只加工了那個鋼棍部分凸出齒紋。

這個大型蠱巢底盤上有八種規格、六百七十個凹型的嘴。其輪流從四十個角度張口,咬住那個帶著齒的鋼軸,然後一扭(就和放竹蜻蜓,左右手一拉一樣),就能讓其轉動,帶動車輪!

宙遊:“蟲子的牙口不錯,而且脫落了還能補充。這不,連齒輪磨損都不用擔心了。”至於咬合嘴大小不同,對應不同力矩。——當然宙遊決不會說,他是那天看愉譚的嘴找到的靈感。

至於蟲子內置的能源,宙遊暫時用上了柴油發電機,給麟龍蓄電組織充能。充滿電,能讓其在土路路面行駛兩百公裏。

……

在這個世界的人眼中,蠱巢最重要的功能是兵種生產。

這個,麟龍能夠做到。

生產出的第一種兵蟲:全身鱗片,腹腔內部能源是鋰電池。背部有五對背肢,可以焊接槍械、火炮。

至於腹部,是八條節肢,兩個螯肢退化合並作為支架,安裝人造軸承,就可以電動速行(電動車級別的軸承,現在工業水平可以量產),土路上時速三十公裏。

不過這種戰獸和其他蠱蟲的最大區別,還不僅僅是依靠人造軸承零件才能運動。

其子蠱成體所有完成過程,都不是母蠱基因一步到位調制的,需要人工幹預。

例如第一種兵蠱,來自母鱗蠱蟲產出的八種原卵中的一種小型卵。

這種小型卵,宙遊用矩陣輸能玩死了一大堆後,終於摸準了如何刺激再發育,使其符合工具化標準。

先塞入“類似自行車”的骨架,為其定型。其骨架材質,是燒融玻璃、插入鐵絲的復合材料,因為純金屬容易被麟龍生物體液消化腐蝕。

在培養缸中,注入相應的金屬物資並導入電源,完成卵外的二次發育。

這個發育周期是5個小時,使用的能量為12度電。整個成長過程,讓宙遊不禁有種納米制造技術的感覺。

事實上,這種連帶輪胎都是鱗片、背部焊接了各種火力的“武裝摩托車”,由於其玻璃骨架的規格一致、軸承和輪輻也是標準工業品,比起巖晶星其他蠱蟲,有一種工業品的規整感覺。

除了第一種兵蟲,還有二十七種工蟲,三種信息飛蟲。工蟲中,除了那種在深海中過濾綠藻的肥宅,還有一種強化前肢力量的擼地蟲,其前肢也只是進化了肌肉,爪子則是人類用鑄鐵制作,直接套上去的。

總體來看,麟龍屬於一種各方面都沒有進化完全的半吊子高階蠱蟲。需要人類來填補環節。

盡管這種麟龍的蠱巢結構,需要人類重工業來加工,能源器官需要人類的柴油機為其蓄電。甚至兵蟲都需要人類進行調制,提供初始零件。

但是,宙遊最看重的遠程信息控制能力,一點都沒摻假,隨著電力大量供應,在今年年初就進化出來了。它可以通過飛行信息甲蟲中繼,對四百公裏外的兵蟲集群進行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