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開辟東北線戰場。

110年10月,經過一年的軍備競賽。

燃輪經濟和政治上都做好了準備。羽翅烈蝗為首的北方聯盟天天跑過來,通過愉茜來做燃輪聯盟議會的工作。

四月,按照西南陸橋的模式,羽翅烈蝗簽訂了‘經濟附屬、軍隊武器和燃輪制式統一’的條約後,燃輪才徹底執行了登陸作戰計劃。

登陸戰的位置經過了精心的選擇——燃輪聯盟的艦隊直接東出地中海,繞過‘匚’兵力最聚集的圈子,一路向北,越過北回歸線,橫跨了兩千公裏直接照著大陸東北角地帶登陸。

而絕螢現在上百萬蠱蟲部隊依舊重點部署在‘匚’海域,用於阻擋海床軌道炮的進一步貼岸邊打擊。

藍色蠱潮的將軍們在研究了燃輪的多場登陸戰後,認為北海岸就是正面戰場。——其實用不著他們研究,燃輪的報紙就是這麽宣傳的。

不過正面是正面,有了正面不代表就會放棄後入。

10月10號,燃輪艦隊東出地中海,逆時針轉向了北邊。

三十七艘三百多噸的海蠍炮艦護航下,八艘六千噸的無畏級別導彈戰艦,正頂著蒸汽機運轉所冒出的黑煙劈開海浪向前。海浪擦拭船體鋼板上的鉚釘,仿佛是想要將黑不溜秋的船體擦拭光亮。

無畏導彈艦,帶著濃厚的粗獷設計風格。艦舷兩側斜放的管子中存放的是頑石級重型導彈。導彈全長是11米,重7.1噸,戰鬥部重達1.2噸。

頑石飛彈采用了夏虹島上麟蝗融合種所產出的生物組織傳感器。該型號類蠱蟲生物組織,已經在工廠中實現了堪比養雞場模式的量產。

【信風城電氣化工業區中,有三個特定的蠱蟲實驗室工廠。廠房內,一個個培養管中,控制養料和溫度,在7天內就能出欄,不,下生產線,然後進行冷藏。當然,啟動的時候需要再進行四個小時調節,在導彈內保質期為二十一天。】

慣性穩定還有制導傳感器,都用生物手段來廉價解決了。剩下的最主要成本,就是沖壓發動機和火箭助推器。這依舊讓飛彈的價格,達到了重量相等炮彈的十倍左右。

燃輪內部的很多將軍覺得有些劃不來,認為高精確導彈只是命中度高一點,數量足夠多的炮彈足以彌補。這種說法沒錯,但只適合在低烈度作戰中。在低烈度作戰中,導彈可以做炮彈做的工作。但是高烈度作戰中,炮彈如果要幹導彈的活,就不是幾十倍炮彈數量可以彌補的,還需要做好犧牲大量炮車以及輔助部隊的準備。

在宙遊總結的作戰經驗中,在一天時間內用遠程炮彈,摧毀五十個目標,是不如十分鐘摧毀五個目標的。

前者就如同現在北方要塞炮那樣,就那麽轟,維持一個戰線,卻始終不能確保登陸安全。而後者可以十分鐘內炸出一個空缺,沖擊部隊就能插入,進而把上千個、數萬個目標的後勤線切斷,指揮部給斬首。

宙遊(下意識點頭)自語:“火力就是撬棍,撬開了之後,就要沖擊集團爭分奪秒地去沖。這是任何工業文明,在其發展進程中都會總結出來的經驗。”

地球歷史,人類在一戰後期,軍隊就發展出這樣的先進戰術經驗。

目前工業產量節節攀升,遠超地球黑鐵時代的燃輪,目前軍事概念還停留在一戰前期,也就是用大炮狂轟亂炸。

不過萬幸的是,蟲群的戰術經驗還留在拿破侖級,也就是F2一波,優勢兵力進行集團進攻。

宙遊回憶了一下鐘聲文明的發展歷史,不禁總結道:“人和蟲的對抗,也甭想晉升更高的戰術水平。更精確的時間、空間戰術,只有人和人之間的對抗才能出現。”

【而現在,先進的導彈出現在燃輪軍事序列中,由於沒有厲害的敵人,嗯,目前戰術上還依舊是轟炸。】

桅杆飄揚赤旗的艦隊抵達東北海岸線後,這些戰艦壯美的輪廓身邊,一只只外披六邊形網格皮膚的機械海豚騰躍而起,尾擊浪尖,組成了水面和水下這一組極好的CP。

在艦長們的統一協調下,一團團火焰從無畏戰艦上冒出。三十二枚頑石集體升空,猶如神話中巨人射出的長劍,進入了高空,然後朝著遠方落下。

在公共通訊頻道中,那些艦長們密集地進行通訊交流,火力打擊各步驟,數據匯報工作有條不紊地上傳。

在不甚繁忙的工作忙完後,這些艦長就樂呵呵地通過無人機偵察機來觀察前線“藝術”。

而在屏幕上,是前線無人機在這幾個月內拍攝到的、北方蠱蟲軍團城堡外殼籠罩的蠱巢。這裏是即將登場的‘藝術大劇院’。

……

一般七級蠱巢大約一百噸,高二十米、長五十米,四足行走。八級蠱巢有個三四百噸,只有滿科技的九級蠱巢體量才在千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