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飛翔的褐熊

白鈦終點時刻正在發生時,芳明星的舊時代也開始步入終結。

亂紀元470年2月15日。一艘全長三百一十二米,噸位四十三萬噸能在大氣內活動的戰艦從鱗丘的工業基地起航升入高空。

這艘體長四百米的龐然大物,有著十七組火焰噴射器,其兩側的進氣口大量吸納空氣,在升到一千五百米的時候,一大片陰雨雲,瞬間被吸得幹凈。

本戰艦由鱗丘實驗室進行兩個月的測試後,於470年1月15日交付給燃輪軍方。

代號棕熊級浮空戰列艦。

武備系統:九門24英寸電彈重彈艦炮(其實是五噸重反艦導彈發射管)、六組火神機炮(主用途是防禦敵人的火力襲擊)以及,三組超功率的激光發射器。

這個項目現在陸博雅和巍山啟都積極地摻和進去,政策上調節各部門,加速了研究,當然,並不完全是“宙遊一走,這兩人就放飛自我”。

褐熊戰艦,是燃輪一早就開始規劃的項目,宙遊搞核聚變時,其中一組鍋爐項目編號就是空中要塞。現在燃輪資源極大化,已經在各個領域對聯邦進行挑戰。

像遊戲中每一個勢力都有特色科技這種情況,拿在現實中是——不存在,工業,科技,經濟足夠強時,對手進入哪個領域,那就在那個領域對其發動競爭。

這時候造這玩意對軍事上有什麽用?嗯,沒用,就和各位打即時戰略遊戲時,默契地在快平推對方後,還點個超武一樣——沒用,嗯,震懾作用。

燃輪的褐熊戰艦屬於內嵌的核聚變模塊。完全不依賴龍心,這意味著比聯邦的大氣戰艦更容易量產!

這也就意味著,聯邦如果在當下的戰爭中幸存下來,等著他們的是造艦競賽。這東西意味著全新的技術門檻。

褐熊在整個設計上要比龍心戰艦更合理地分配每一寸空間,綜合電力系統,電源儲能系統等各種技術方面,都不是聯邦現在那可憐的新興領域綜合研究能力能解決的。

就算聯邦從燃輪這兒偷到了全套技術參數,然後憋著一口老命搞出來,結果會發現,他們搞不到——“油井”。

【核聚變時代,能源物質可以從海水中抽取,各種約束元件也不是什麽磨損物品,但是不代表不需要某些注入品,如氦氣這種冷卻質。二十一世紀時,所有地球上絕大部分氦氣井屬於美利堅,所以太空和地心這種前沿領域都是要投資的。】

氦氣!整個宇宙第二多的元素,在氣態大行星上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在巖石大行星上非常少。所有的氦氣都是地心衰變產生的,而現在,燃輪通過地幔工程讓氦氣沿著特殊的管道流出地表,開始量產。

褐熊戰艦注入一次氦氣可以在大氣層邊緣進行為期一到兩個月左右的部署。這種靠著磁流噴射器噴射火焰的巨型戰艦,在采集大氣工質後,通過不斷加速,以第一宇宙速度,在大氣上界面一百八十公裏的地方,維持十天左右的行動。所以說也是一種近太空戰艦。

這至少涉及到七個工業大類新領域。燃輪在這方面逼聯邦競爭,哪怕聯邦全盛狀態都撐不住。更何況現在病入膏肓。如此一來,簡直是聯邦飽和送葬。

【這裏提一下:目前這個戰艦有兩個方向。巍山啟攻克的方向是衛星發射功能。他似乎非常在乎這方面,目標是對星球的信息化控制。陸博雅則是試圖將防護罩的能量和電磁炮的能量一體化,這對應的就是深空開發。技術上高下暫且不提,但戰略上類似於海軍戰略中的近岸和遠航控制的差別。】

……

燃輪首度建造的六艘褐熊級戰列艦。首次部署的就是浩洋板塊,巨大的戰艦噴射著強勁氣流從大氣上空迸發而出。

風聲呼嘯,雨打風吹中。

陸博雅踱步在戰艦最外層的裝甲殼上,其腳底強勁的磁鐵牢牢地吸附在戰艦上,當然,她身上的機械服也做好了保險措施,一旦不小心墜落,可以展開飛翼。

呆在裝甲層上是一件很不安全的事情,但陸博雅很喜歡靠著這個戰艦外殼俯視大地的感覺,尤其在天空雷暴閃爍的時候,戰艦在大地上的巨大倒影一閃一閃,正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戰艦下方的磁流噴射氣流永不停息的噴射。這些倒掛的“火炬”,對遠方同樣伴隨飛行的龍心戰艦宣示著什麽?

宣示的內容——當然是燃輪強調全球經濟命運一體化了。

燃輪要和某些有經濟發展潛力的組織進行合作,不想遵照聯邦的霸權,被經濟限制。

嗯,雖然現在的空天戰爭已經是“中小型戰機以及地軌衛星對大片區域爭奪控制”的模式。——但是要對全球各個區域施加影響力,還是需要大型戰艦,在航道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