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戰爭法則的儀式(第3/4頁)

除了這些成功的例子外,來年還有更多即將問世的工業成果。

那些外國人只配張牙舞爪。他們自以為有資格批評我們並給我們忠告,這不是歷史性的諷刺嗎?

我們已使帝國有自己的動力裝甲,可以在前線對抗來自國際上的,沖著我們而來的惡意中傷。

萬一有國際間的沖突,或居心叵側的挑撥,想要破壞帝國的和平的話,則帝國將用他們的鋼鐵來保護自己的國民和皇帝。

全世界將會很快地嘗到皇帝、人民、軍隊一體,眾志成城是什麽滋味了。

假使意大利加今天突然瓦解,而所羅門城不得不自謀生計,那所羅門人也許就會了解到我們今天所遭遇到的經濟工作是如何難了。

這個國家,最初並沒有黃金準備金,沒有足夠的外匯兌換——這並不是薩克森皇室不願意有,而是因為帝國在成立初期,頻繁遭到東方馬紮爾人的侵略和蹂躪後,又飽受來自南方的經濟掠奪,已達近百年之久。

換句話說,我們得喂飽這片土地上大量的人,而且我們沒有經濟殖民地來供養我們。

假使有一個國家缺乏各種工業原料,本身不願意舉外債度日,以期在五年內使其失業人口降到零,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水準。在這樣一個經濟先決條件樣樣缺乏的國家,如果保持緘默,那絕對是不可能解決他們本身的失業問題的。

因此,帝國對國外的經濟屬地的聲明所有權,一年比一年要更加地高聲疾呼。

這些屬地並不是帝國渴望自別的國家掠奪而來;而是這些屬地對教廷而言只是累贅,卻是我們法蘭克民族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教廷用暴力規劃出大陸民族和國家的地圖,將其規劃得徹徹底底。

由此我們就可知道,教廷的工作原來就是假借天主之名,公然推動狂妄而不合理的程序,再使這些程序所產生的結果,變成國際秩序上永久而不可變易的一部分。

他們就是用這樣的手段,把他們制定的國際秩序強行加諸到我們頭上,特別是他們把異端審判政策美其名曰“捍衛天主榮光”。

現在教廷企圖保護這種秩序。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麽一個長期遭受經濟掠奪的國家,還要屈從於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組織之下,而且我也不允許只因為我們反抗教廷,我們就不必再為天主而戰了。

相反的,我們不再屈從於教廷,是因為我們相信教廷只是一個重視私利勝於信仰的機構。

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朕呼籲忠誠的國民們,牢記以下這些重要的事項。

第一:我們是因為忠於天主的意志,才選擇反抗教廷的,因為教廷拒絕給我們這些虔信徒以武裝自己的權利,所以我們無法獲得同等的安全地位。

第二:我們絕不考慮和教廷談判的理由,是我們不允許因教皇控制下的樞機主教會議,絕大多數投票贊成帝國應當退讓,我們就得處處聽人擺布。

第三:我們會對所有把教廷當作可靠的天主化身,卻沒有得到好下場的國家提供援助。我們應把這條外交事項奉守不渝。

譬如說在布列塔尼亞的戰爭中,教廷因為關切西法蘭克王國的教區利益,因此不願承認安茹王國在阿基坦和諾曼底的法理統治。也許我們的做法,可以使得整個問題有更簡單、更合理的解決方式。

第四:我們絕沒理由讓帝國陷入那些事不關己的沖突中。我們也絕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別人獲得領土或經濟上的暴利,而帝國卻一點可見的利益都沒有。

再說,我們也不希望在別人幫助我們獲得暴利之後,他們自己卻無法均沾一點利益。

帝國已決定要理智地節制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而且萬一真的與帝國利益休戚相關,我們也不寄希望於任何國家來幫我們的忙,我們一開始就會發出聲明,維護大陸秩序乃是我們應有的權利。

第五:我們不打算讓教廷來決定我們未來的處事態度,這個機構若沒有足夠有力的國際監督,就會失去理智的行徑,而采取一種蠻橫的思維。

畢竟,各國都最為關心自己的存亡,從而只能拘泥於形式主義上的聯合。於是那些符合教廷利益的可以生存下來,違背教廷利益的則將遭到沉重的打擊。

帝國即便是信仰所羅門主教的一份子,也絕不會接受教廷這種無法理喻的霸權主義行徑。

神聖所羅門帝國不是愛好戰爭的國家。它是一個英勇的國家,我的意思是說帝國不想戰爭,但也不怕戰爭,它愛好和平,而且也愛它的榮譽和自由。

新的帝國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團體,它不屬於朕,而是屬於帝國全體公民。它將幫助肯與我們和平相處的民族,它將使他們更樂於盡他們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