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第2/3頁)

二叔一愣。

他早就聽說這唐三娘號稱什麽“博陵雙微”之一,在京城是很有名的人物,大家都誇她伶牙俐齒聰明不凡。

很少跟原嫡一家打交道的他,一直都對這傳聞嗤之以鼻。

沒想到初次交鋒,居然被這小娘皮結結實實嗆了一句,奪了上風。

二叔沒再開口,換成楊氏哀嘆了:

“阿慎啊,你這毛毛躁躁目無尊長的壞毛病得改改了。我們可以忍你,等你嫁人之後,別人可未必會忍你。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唐見微聽出她轉了話鋒,果然,楊氏繼續道:

“此案尚未查明,你阿耶就自盡於獄中,這案便成了懸案,想必也是你阿耶思慮許久的結果。他是為了不連累唐家,不連累你被沒入掖庭,這才決意赴死的啊。平日裏大家都誇你聰慧,怎麽到了關鍵時刻你倒犯起糊塗了呢?還想著報官?那不是讓你阿耶一番良苦用心全都白費嗎?”

楊氏的話倒是讓唐見微陷入了沉思。

楊氏說的有一點沒錯。

大蒼律法寫得明明白白,罪臣家的女眷全都得罰入掖庭。

若是這案不成懸案,阿耶真的被牽連其中,作為嫡女的唐見微肯定得入宮,為奴為婢,終極一生。

乍聽之下楊氏的話有理,可是唐見微想到了另一點。

要是她被罰入掖庭,楊氏能逃得過嗎?

二叔生的唐二娘恐怕也得和她一個下場吧。

更不用說唐家其他男丁也難逃被流放的命運。

她阿耶“畏罪自盡”案成懸案,對闔族而言的確是最好的結果。其中受益最多的當然是楊氏這一家。

楊氏和二叔交換了眼神,二叔走了,將屋門合上。

楊氏握住唐見微的手,一邊撫摸一邊說:

“阿慎,你耶娘雙亡,而你已經十七,守孝三年之後便是雙十年華,到時候再找人家,只怕沒有好人家會願意娶一個二十歲的老姑娘。”

和唐見微想的一樣,楊氏的確是要將她嫁出去:

“無論男人女人,這輩子婚姻都是大事。阿婆不想你耽誤一輩子,等老了,過得不幸,可不得恨我這當阿婆的不為你謀劃、張羅?”

楊氏也不管唐見微的臉色有多難看,繼續說:

“你知道靖州龐氏吧?”

“龐氏?阿婆說的可是你那遠方親戚?”

楊氏也不藏著掖著,大方承認下來:

“我有一表侄兒的外甥,姓龐名泛,今年二十有二,還未娶妻。我見過那孩子,長得一表人才,年紀輕輕已經是靖州留縣的縣尉。雖算不得什麽大官,可在留縣那也是誰都要給個面子的,派頭得很。與你啊,是十足的般配。”

唐見微“哦”了一聲:“阿婆這麽說我倒想起來了,龐泛,我對他有印象。”

不就是那個不學無術,連自個兒名字都寫錯的傻小子嗎?

如今居然當起了留縣縣尉,也不知道他爹花了多少銀子。

楊氏說:“你可以先去靖州龐府住著,等過了孝期再成親,順順當當。”

唐見微卻道:“我和吳家長女已經有了婚約。”

“吳家長女和你的事我是知道的。只不過是口頭上約定罷了,吳家都還沒下聘不是?而且……”

楊氏說到此處,帶著一絲並不想隱藏的冷笑道,

“如今你阿耶惹上這等事,那吳家說不定早就被嚇跑了。以吳家的家世,怎麽會願意娶一位罪臣之女呢?”

唐見微緊抓著楊氏的目光,憤然道:

“我阿耶一生清廉正直,絕不會做那貪贓枉法之事!阿婆,你字字句句汙蔑我阿耶,汙蔑唐家,只怕九泉之下阿翁聽到了,也不會好受吧。”

唐見微一直都在心裏告訴自己,要謹慎冷靜。

現在的情況實在太撲朔迷離,唐見微不知前路在何處,能不和楊氏翻臉那是最好。

可楊氏口口聲聲說阿耶之事,仿佛已經蓋棺定論,確定她阿耶貪了軍資一般!

即便阿耶已死,她也絕對不容許任何人毀她阿耶清白!

楊氏也不跟她爭論,繼續撐著笑容說:

“阿慎你啊,空有一張好皮囊和靈巧的嘴,想事情到底是太簡單。我是你阿婆,難道還會害你不成?無論你阿耶是否被冤枉,如今‘畏罪自盡’這四個字是從官爺嘴裏說出來的,想必朝中已經下了定論。這禍事不知道會如何發展,再又有什麽牽連,你作為他的嫡女,留在博陵只會讓自己身處險境。還不如到靖州去避避風頭。”

只要她一走,唐家的一切,包括阿翁的爵位全都是二叔的了。

楊氏要的,不就是這些嗎?

唐見微冷笑道:“我耶娘屍骨未寒,阿婆就這麽心急嗎?”

見唐見微依舊不為所動,還在反唇相譏,楊氏終於沉下了臉:

“阿慎,就算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你大姐考慮吧。你大姐被沈家休了,像她這樣的棄婦往後還能往哪兒去呢?送去令沽山苦悲寺,伴青燈古佛修行一生?還是送去鄉下的田莊上看管著?你想要你大姐走哪條路?只怕哪條路她都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