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第2/5頁)

八年前,九歲的唐見微生了一場重病,昏迷多日性命垂危,她耶娘和姐姐急得滿博陵尋訪名醫。

喝了幾池子的藥,唐見微的病情完全沒有起色,最後唐士瞻在博陵城外的古山中尋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希望高人能救女兒一命。

高人收了銀子,送回來一個寫好的八字,讓唐家去找八字相符之人。

看完八字之後,蘇茂貞忽然想起她從前有一位手帕之交生了個女兒,八字似乎很接近!

蘇茂貞差人打聽,要來了宋橋幺女童少懸的八字。

將八字給高人看,高人興奮得差點把案幾給拍碎——這八字和唐見微的八字乃是水乳之契天作之合!若是二人成親,定能逢兇化吉,家宅興旺,玉堂金馬!

唐家人滿心歡喜,立即下聘到童家。

宋橋沒想到許久未見的舊友還記得她,甚至要和她家結親。

唐三娘嗎?

據說是個非常有名氣的才女,九歲的小娘子寫的詩都傳到夙縣了。

而她家阿念,書是會讀但身子骨差得很,成天頭疼腦熱的,也不知道能活到何時……

唐家家大業大,唐公還是朝中大員,這門親事即便來得突然,宋橋也是很開心的。

但阿念身體的情況必須要跟唐家說明白,便發了快信去唐家講清楚,免得回頭說占他們唐家的便宜。

童少懸要嫁去博陵的事兒在縣裏鬧得沸沸揚揚,所有熟識的親朋都來道賀,都在恭喜童少懸要嫁入豪門。

宋橋和童長廷一直等著,等唐家的回信,等迎親的隊伍。

最後自然是什麽都沒等到,只等到了悔婚的信。

童家不知道唐家究竟發生了什麽事,為何拿婚姻大事消遣童家,恨唐家的胡作非為自然恨得很有道理。

唐家對此事也很後悔。

唐見微病重是真,可迎親的隊伍才出發不到五日,她忽然就醒了,再多兩日,活蹦亂跳,什麽事都沒有。

唐士瞻和蘇茂貞都傻了眼。

居然有這麽巧的事……

著急娶童少懸進門是為了救女兒一命,唐士瞻他阿耶本來極其反對,說什麽也不願意和鄉下的小商戶家結親。還是唐士瞻兩口子頂著父上的巨大壓力硬扛下來的。

結果迎親隊一走,女兒的病就好了?!

這是練誰家傻小子呢?

心裏郁悶是真,可親都定了,豈有反悔之理?以後讓人家童家如何自處?

唐士瞻和蘇茂貞打定主意,再荒唐的事也是因他們唐家而起,自己要娶的媳婦,接回來之後無論如何都得照顧好,決不能讓童家女兒受委屈。

唐見微身體狀況已無大礙,耶娘正打算跟唐見微說定親這事兒,告訴她馬上就要接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娘子回來,等她們到了及笄之年便可成親。

這頭還沒來得及跟唐見微說,那頭唐士瞻就聽說父親寫了一封信去童家,將婚事給退了,迎親隊伍也沒到夙縣,半路便打道回府。本來就瞧不上童家,正好孫女病好了,也不用再找人沖喜。

他老人家的原話便是:“阿慎的終身大事豈能如此潦草隨便?那夙縣是什麽地方?全都是不開化的南方蠻子!滿嘴聽不懂的鳥語,出門不騎馬都騎豬!這樣的人怎能嫁入我唐家?!”

唐士瞻知道他阿父是地道的博陵人,骨子裏流的不是血,全是優越感。

覺得只有博陵才是人待的地兒,博陵之外都是蠻荒之地。

不過,阿耶是不是想得太過了?騎豬……也要豬樂意啊。

可父命難違,唐士瞻也不好再說什麽。

何況,得罪人的信已經發出去了,唐士瞻又能如何補天?

再寫了封長信跟童家誠懇道歉,也都是後話了。

童家氣到今日,別說是“唐家”二字,連帶著“博陵”對他們而言都是不受歡迎的地方。

“不行,我得找阿念問問,不問清楚了我心裏不踏實。”

宋橋心中惴惴不安,打算將童少懸拎過來抖落個幹凈。

還沒來得及找到女兒,管家柴叔匆匆忙忙進來,說門口有兩位官爺,要找四娘。

童家一位長男,四個女兒,童少懸便是童四娘。

宋橋大奇:“官爺找阿念什麽事?”

“這……”柴叔有點為難,“那兩位官爺兇得很,我沒敢問。”

宋橋立即走到大門口,一眼便看見了身穿官服,正想拴馬的官爺。

其中一個找了一圈,沒找到拴馬樁,嘴裏念念有詞:“連馬都沒地方拴?什麽破地兒。”

宋橋心裏略有不快,上前道:“敢問二位官爺,有何貴幹?”

年紀稍長的官爺問道:“這可是童府?童少懸住這兒嗎?”

宋橋小時候在博陵府住過七八年,官爺一開口她就聽出來了,他們說的正是地道的博陵口音。

博陵!

宋橋第一反應便是女兒在博陵犯了事,官爺追到夙縣來捉拿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