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第3/5頁)

今日孔先生講的是《左傳》,說到僖公二年春,諸侯城楚丘而封衛焉……

唐見微一邊聽一邊速記,記著記著,發現孔先生說言要點比她想得多,一張紙正反面都寫完了,居然有點寫不下。

到書案裏摸索一番,希望能找到可供書寫的紙。

即便沒有紙,扯出些布或者竹簡也行。

葛尋晴坐在她斜後方,唐見微的一舉一動都落在她眼裏。

看她往書案裏摸索,忽然想到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立即對著唐見微的後腦勺“噓噓”了兩聲。

“仰光,你有什麽高見,可以上來說說。”

孔先生平日裏耳朵不太好使,有事情找他的時候怎麽喊他都聽不見,這會兒細若蚊呐的聲音就能聽見?

全班人都看向葛尋晴,孔先生一再“邀請”,她只能苦大仇深硬著頭皮上去,半個字說不出來,孔先生便讓她站到一旁“提提神”。

葛尋晴見唐見微的注意力被她轉移了片刻之後,依舊沒放棄掏書案的動作,只好雙眼一閉,眼不見為凈。

唐見微摸了半天倒是摸出了一張品相相當不錯的黃紙,只不過這黃紙一面已經畫上了畫。

也行,背面也能寫很多字了。

唐見微正想要將畫翻到背面,似乎發現了什麽,又翻轉了回來,多看了幾眼這張畫。

畫裏是個年輕女人,梳著雙垂髻,眼下貼著紅色的花鈿,唇色櫻紅笑容燦爛,這畫畫到了肩膀位置,露出一截衣衫。

這人……有點眼熟是怎麽回事?

唐見微擡頭看了眼葛尋晴,發現正在罰站的葛尋晴也在看她,收到她鋒利的目光之後立即挪開了視線。

行,沒有葛尋晴這心虛的回避她還無法確定呢。

這畫中人肯定是自己。

從畫紙的褶皺程度來看,這畫有年頭了,而且還經常被人拿在手中,紙張左下角的褶皺最明顯。

看來這張畫是屬於一個左撇子的。

童少懸便是用左手吃飯,又是從她書案裏翻出來的,不是她是誰?

畫這畫的人也算是用心,筆法細膩,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唐見微十五歲時的模樣。

畢竟這件湖綠色的裙子,她也就十五歲人日那天穿過一次。

花鈿也是,大多人喜歡將花鈿貼在眉間,而她不喜歡和別人一樣,一向喜歡把花鈿貼在眼下。

不過,這畫應該不是童少懸畫的吧?

聽她家裏人說,今年去博陵的那次是她第一次到京師,而且此前她倆從未碰過面,如何能夠畫出這般精細的畫像來?

唐見微更覺得奇妙了。

那她是從哪兒弄來這幅畫的?

特意去尋的?還,還時時拿出來看?

唐見微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日秋心是不是說過,童少懸曾經吟過我的歪詩?

說起來好像有這麽一回事……

只不過最近事情太多,唐見微早就將此事忘到腦後了。

如今結合這張畫,某種可能性慢慢在她腦海裏拼合。

這孩子不會是一早就對我有意思吧?

葛尋晴見唐見微捏著那張畫表情瞬息萬變,如今更是一派恍然大悟,她便知道童長思的老底算是徹底被掀了。

葛尋晴感嘆,長思啊長思,我只能幫你到這裏了。

唐見微將畫放了回去,也不在它背面寫字了,另外七拼八湊了一些紙,也算是勉強夠用。

之後孔先生說得依舊不快,不過唐見微有些走神,記得有些疏漏,下課後特意找了鄰桌校正。

那鄰桌早就想要跟她說話了,正好趁此機會開口,問她為什麽會來學堂代替童少懸上課,上課的時候早點攤怎麽辦?難道就不開了嗎?

唐見微好脾氣地有問必答,周圍其他同學也都圍了上來,問她和童少懸的事情,也問她博陵相關。

孔先生這會兒已經走了,臨走前還被訓了一頓的葛尋晴好不容易坐了回來,聽有人問唐見微明天還來不來。

問的人是常二娘:“你若是來的話,能不能幫我帶一份你們的雞蛋灌餅?我住在集順坊,和你們景陽坊正好是兩個方向,每次想要吃的話都得特意橫跨整個夙縣才能吃到,實在累人!可是吃過你們家的雞蛋灌餅之後真叫我念念不忘!只要不上學,我就會跑去買著吃的!”

唐見微說:“我記得你,書院休假的時候便會拿著兩個茶缸裝豆漿,到我那兒去買一份油條一份雞蛋灌餅。”

那常家二娘子愣了愣:“唐老板,你居然記得我!”

“記得啊,不僅記得你,還記得你雞蛋灌餅總是多要些菜,你喜歡吃菜。”

常二娘震驚了,從小到大她除了考試考不好會挨頓揍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麽人會注意她。

沒想到第一個注意她喜好的人居然是早點店的老板!

還是油條西施這麽漂亮的老板!

常二娘開心得差點上桌,連撒嬌帶懇求的,希望唐見微的早點攤能夠搬到書院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