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第2/3頁)

童博夷跟她說,附近有幾個田莊的東家怕明年再有泥石流,似乎想要出售田莊。

唐見微知道阮縣令已經在著手治理,於上遊建谷坊群,穩定溝爨,迅速恢復植被,評定退耕還林的坡道,想必明年應有所成果。

她親自和阮縣令打過幾次交道,發現此人材優幹濟,的確是個能幹實事的人。

加上治理山體的事兒阮縣令還來找童少懸商量,以及沈約對阮縣令十分肯定,想必夙縣在他手中只會越來越好,轉年未必會再有今年這樣可怕的災害發生。

唐見微將自己所知如實告知給鄉親們,但大多數人還是不願繼續冒風險,打算將手中田莊賤賣了,再到別處尋營生。

唐見微已經說過自己的建議,有些人願意聽她一言,有些人也有自己的考量。

她也不再多說,有多少人出售田莊她就收多少,轉眼間,她們家田莊占地較之前數倍之。

唐見微和童博夷一塊兒又雇了一批佃戶,與佃戶商議之後,決定先種花種菜,先收割一批將本金收回來之後,待明年春耕時再好好計劃。

宋橋和童博夷聽聞唐見微將田莊擴大了好幾倍,特意來看。

到了田莊前她們想要下車步行進去,卻被童博夷勸了回來:

“阿耶阿娘,裏面大得很,步行的話只怕會把腿給走斷,還是繼續坐在馬車裏,兒子帶著你們參觀。”

宋橋和童長廷還以為他說大話呢,田莊能大到這個地步?

沒想到從進大門開始,他倆的嘴就沒合下來過。

這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小田莊了,仿佛來到了皇家林場,馬車跑在砌好的路上,四平八穩,道路兩邊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

地裏種的東西才冒了一點兒尖,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分不清是什麽,可是這田有多大,他們還是能夠親身感受到。

除了耕種的田地之外還有正在規劃之中的果樹林子。

宋橋和童長廷在其中穿梭了一番,難以置信。

這……都是咱們家裏的地?

阿慎這一身的本事,原以為已經全部了解了,沒想到隔三差五的還能帶來更多不可思議的驚喜。

.

快要到中秋時分,童府裏裏外外的改造也全部收尾。

池塘挖了果樹種了,涼亭飛巖盆玩一個不落。

童長廷在涼亭裏握著個魚竿,哼著歌在池塘裏釣魚的時候,能將整個童府的各處細節看個清清楚楚。

他從未想到自己能生活在趣意盎然的宅子裏,到現在他還會感嘆,這一切太像一場夢。

他和宋橋逢人便誇,童府有今日全托唐見微的福。

唐見微在夙縣的名氣越來越大,而童少懸也蓄勢待發。

.

那日散課之時,童少懸和同窗們一同下山,發現唐觀秋站在一輛馬車前,看到她過來,便對她招了招手。

童少懸和同窗們打了個招呼,一路小跑到唐觀秋面前:

“姐姐,你怎麽出來了?這會兒冷,可別在屋外待太久!”

唐觀秋自第一回徹底恢復之後,有一陣子還是反復,偶爾會有頭疼的症狀。

畢娘子見她已有突破性的好轉跡象,便常常往童府跑,細心觀察唐觀秋的變化,將細小的改變記錄下來,與姜大夫留下的醫書一一比對,分外細致。

沈約對唐觀秋寸步不離地照顧,加上畢娘子的傾心醫治,唐觀秋的狀態越來越穩定,頭疼的狀況也緩解了不少,常在童府內走動,甚至幫府裏的婢女們幹點兒活。

唐見微和沈約是絕對不想讓她操勞的,但是畢娘子說了,唐觀秋現在越來越強壯,精力也愈發的好,讓她走走動動,反而有利於經絡舒展。

只要控制好,不讓她太過勞累,時常動一動是好事一件。

唐觀秋的病能好,這不僅是唐見微和沈約的夙願,更是童府上下所有人非常樂意見到的。

童少懸也在留意唐觀秋的狀況,之前還只是在家裏走走,沒想到今日居然出門來了。

看童少懸對自己這般上心,唐觀秋笑道:

“你和阿慎和阿應一樣的嘮叨。我在家憋了五日,好不容易說服阿應讓我出來走走,這才剛下車來站了一會兒。”

唐觀秋拉著童少懸的手,怎麽看她怎麽喜歡。

唐觀秋並不太記得病中經歷的事了,可是對某些親近的人還殘留著一些感覺。

童少懸的感覺依舊印在她心裏,她甚至記得童少懸的小字。

不過具體的細節已然忘記,留在了那個漫長的夢裏。

如今面對童少懸之時,像是面對一位只聞其名的故人。

當唐觀秋知道阿慎已經在她生病的這段時日裏成了親,且妻子對她百般疼愛之時,唐觀秋對童少懸的好感與日俱增,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樣,對童少懸格外喜愛。

馬車的車簾掀起一角,沈約正在車中,對童少懸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