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第2/3頁)

如今快要步入雙十年華的她修成而歸,手藝會有怎樣的提升?博陵的美食界萬分矚目。

十五日就十五日!我等得起!

茂名樓在端午那日風風火火地重開,門檻差點兒被擠破。

一到五層所有大堂、包廂早就被預定爆滿。

唐見微知道這些人都是沖著她是蘇茂貞女兒這個名頭來的,若是想要真正留住食客,還得在滋味上下功夫。

唐見微在童少懸的陪伴下,有些忐忑地逐桌問候,詢問口味是否滿意。

一開始的忐忑,在無數的大拇指和誇贊聲中,漸漸平復。

“就是這個滋味,我想吃這一口很久了。”一位老街坊就等著唐見微來,待她來了之後,對著唐見微感慨萬千。

“這碗臊子面我從二十歲那年就開始在茂名樓吃,那時候蘇茂貞都還是個小女娃,跟著她阿娘身後學手藝。當時的臊子面就是這口味,我在明江口扛貨,一天能吃三碗。後來這樓被唐二爺接手,老廚子都跑得差不多了,全都是新手做的面,又油又鹹,根本沒那一口鮮香!我已經有一年多沒來茂名樓了。不瞞你說,這次我來也沒覺得能吃到當年的口感,沒想到啊……”

那老食客說著說著紅了眼睛:“這碗面滋味依舊,讓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兒。我以為很多在意的人啊事兒啊,都離我遠去了。沒想到這一口下去,全都想起來了……”

老食客跟唐見微說的話,整個一層大堂的人都聽在耳朵裏。

茂名樓對於這些食客而言,並不只是一棟普通的酒樓。

他們吃著茂名樓的食物長大,茂名樓陪伴著他們度過無數的春夏秋冬,經歷人生的起起落落。

如今它帶著本真的滋味,重新回到了大家面前,就像是早就被遺忘的那個自己和一部分珍貴的記憶回來了。

如何不令人感慨萬千?

好好的一頓飯,硬是讓人不住地抹眼淚。

童少懸雖然沒和茂名樓一塊兒成長,但見唐見微被感染了情緒,眼裏蓄著淚意,心也跟著她一塊兒軟了下來。

……

端午節這一夜,博陵府內不設宵禁,家家戶戶掛著菖蒲,街道坊間四處流光溢彩,熱鬧非凡。

博陵城外的明江之上燈火通明,呐喊震天,此處正在舉辦端午傳統的賽龍舟。

賽龍舟每年端午都會在明江之上舉辦,博陵大批的老百姓們都會湧到此處觀賞。

端午之始,大蒼百姓都會換上輕薄的夏衣,帶上可以驅邪的鬼面面具,夜遊博陵,吃喝玩樂。

葛尋晴她們一群人這陣子為了應考,成日只與書本為伍,即便到了博陵也很少出來遊玩。

沒想到端午時分,博陵府內節日的氣氛這般濃郁,讓她們躍躍欲試。

購買了飄逸輕透的夏裝,戴上兇神惡煞卻別有一番風趣的面具,手裏拿著畫著各色圖案的小扇子,葛尋晴她們一塊兒到了明江邊。

那賽龍舟在夙縣也不是沒有,可規模與博陵是無法相比的。

葛尋晴都不知道誰是誰家,就摁著她最喜歡的赤色龍舟,在震天的鑼鼓聲中,和周圍的人一起呐喊助威。

直喊到嗓子都啞了,赤色龍舟一舉奪魁,葛尋晴又蹦又跳,發髻都散了。

石如琢趕緊讓她過來:“仰光,別蹦了,頭發散成這樣,人家要將你當做瘋子了。”

葛尋晴手裏還拿著一串剛買來的角粽,一邊吃著,一邊將腦袋往後仰,讓石如琢幫她重新系好。

葛尋晴個子太高,石如琢幫她綰頭發實在困難,她便坐到了路邊的石凳上。

葛尋晴吃了兩個蜜豆餡兒的角粽,可真好吃,又剝了一顆喂石如琢。

石如琢笑道:“等一會兒,我幫你系好發髻再說。”

葛尋晴看兩個小娘子路過,她倆都穿著同款夏衣,但妝發一個雍容一個瀟灑,個更高的那位發髻簡單好看,是如今博陵夏日裏最最時興的樣式。

葛尋晴扯了石如琢兩下:“阿器,阿器!我要那個發髻!”

石如琢看了一眼,的確簡潔,很適合葛尋晴,便幫她按照此樣式系好了。

“怎麽樣?看看松不松,要不要幫你再系牢一些?”

葛尋晴站起來晃了晃腦袋:“不松不松,特好!”

白二娘和岑五娘她們一撥人快步走過來,手裏都拿著各式各樣的吃食兒。

岑五娘問道:“今晚不是唐姐姐的酒樓重新開業麽?你們怎麽不去捧場?”

葛尋晴道:“哪還需要咱們捧場?人家正兒八經預定的都得排到十五日之後了。我們去那不叫捧場,叫添堵。”

岑五娘:“嚯,生意這麽紅火嗎?弄得我心癢癢的,好想馬上就去吃一頓!”

葛尋晴說:“等一等吧,等著開業的熱潮過去之後,茂名樓騰出空了咱們再去。”

她們正聊著,前面有友人喊道:“哎!你們倒是快點啊!煙火盛會就要開始了,再不去的話可搶不到前排最好的觀賞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