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第2/3頁)

唐見微的話讓童少潛心潮澎湃,無法不動容。

少年人,正是血氣方剛。

三日之後,童府上下一塊兒吃晚膳時,宋橋說了自己的想法。

“阿念,阿慎。”她眼睛裏含著一層激動的淚,“我和你們阿耶此生有幸啊,能有你們這樣孝順的孩兒。若是不嫌棄的話,我們就去博陵幫你們處理府內瑣事吧……”

童少懸見阿娘答應了要去博陵,激動得一下子站起來,差點當場把桌子給掀了。

“太好了!從此以後,咱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離!”

慷慨激昂之後,童少懸“哎喲”一聲矮下身子搓腿。

“怎麽了你?”唐見微擔憂地拉著她。

“站起來太猛,刮到腿了,痛死了。”

“你……都是要當娘的人了,還這麽莽撞。”

“我這不是太開心了麽!”

一整夜童府內外都喜氣洋洋的,而前往博陵之前,還有很多事要處理。

童少潛其實去年就為了想要分擔一些壓力,收了個徒弟,是夙縣本地人,一個特別老實敦厚的小郎君。

那小郎君和童少懸差不多大的年紀,卻十分沉穩,學庖廚的技藝也特快,童少潛很欣賞他。

原本還想要慢慢培養,但誰能想到轉眼她就要離開夙縣。

童少潛不舍得酒樓,夙縣的百姓更是吃慣了她們家的酒菜,不舍得她們關門。

童少潛聘了一位原本就相識的掌櫃,幫她打理酒樓上下的事物,且每年童博夷會回夙縣一趟,負責盤賬之外,後廚的事她打算交給這位小徒弟。

小徒弟也舍不得:“師父,您真的要走嗎?您走了我可怎麽辦啊?“

“好好幹。”童少潛說,“人總是要成長,現在就是你要獨挑大梁的時候了。”

童府的宅子沒打算賣,童長廷將其賃給了一位表親,按年收租,還特意交代表親幫忙照顧府中上下帶不走的花卉綠植。其他能帶走的盆玩蟲鳥,童長廷可是全部打包帶走。

一些小產業都變賣了,田莊鋪子都留下。就像唐見微說的,給自己留條後路沒什麽不好。

這幾日童府上下都在忙著收拾行裝,特別重要的東西才留著,其他可以在博陵再買的,就賣的賣送的送,為了能夠輕裝上路。

宋橋這幾日給老街坊們送出去許多用物,大夥兒一邊感激,一邊又有些離別的傷感。

“咱們做了這麽幾十年的老鄰居,你這突然要走,我心裏啊可真是舍不得。”

“是啊,你們家那幾個孩子我都是看著長大的,如今有了出息,能惦記著將你們老兩口接去博陵享福,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和童公真是有福之人呐。”

街坊們稱羨不已,宋橋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一旦下定決心開始展開全新生活,之前還搖擺不定的心,這會兒變成了堅定向前的動力。

即將啟程回博陵,童府前十多輛馬車也置備好了。

童少臨這些日子一不吭聲地在家裏忙活,宋橋看路繁沒跟著回來,便問了她。

“阿多得留在博陵幫忙照看鋪子,就沒跟著回來了。”童少臨這番說辭也說得過去,可宋橋到底是個當娘的,看女兒心思一看一個準。

雖然大女兒臉上還是帶著一如既往的笑意,可是宋橋總是覺得她沒有以前開心,心裏藏事。

“不會是跟阿多鬧別扭了吧?還是因為一直沒懷上孩子的事兒?”宋橋不好直接問童少臨,便去問唐見微。

身為童府上下每個人都貼心小棉襖,唐見微也不太方便說太多,只是道:

“兩口子過日子哪有不鬧別扭的?我和阿念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很正常。”

說這話唐見微有點心虛。

她和阿念除了剛認識那會兒,還沒心心相惜之前會彼此互懟之外,往後阿念對她可真是千依百順。只有一致對外的時候,意見相左的情況幾乎都記不起來了。

“等大姐回去了,和大嫂自己聊開了就行。身為家人,我們就等著她們主動開口向我們求助之時再幫忙出謀劃策就好,平日裏能不摻和就不摻和了。”

唐見微的話讓宋橋深以為然,只是她心疼大女兒。

感覺大女兒這些年看上去樂呵呵的,似乎沒什麽煩心事,可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後,她的性子從當初的無憂無慮,瞬間蒙上了一層陰霾,至今未散。

而那件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就連她這個當娘的都不太清楚。

她只知道阿照這個孩子,從來不願將自己的壞情緒帶給旁人,只願自己消化。

行裝快要收拾完了,眼看就要到出發的日子,那日童少懸正在清點行禮,突然感覺到腿邊有一個軟綿綿熱乎乎的東西在蹭她,嚇了她一大跳,回頭一看,居然是許久不見的阿花。

阿花長大了許多,被耶娘收拾得幹幹凈凈,一點異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