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第2/3頁)

這不,都開始以妹妹的身份來討好了。

衛慈挽著陶挽之的手臂,整個人輕輕依偎在她的身上,用一種早就拆穿衛襲的笑容對她說:

“天子說這些臊人的恭維,若是別人聽見了也不怕被笑話。”

衛襲道:“承燦說的可都是真心話。在承燦心裏,姐姐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再者,此處也沒有外人,又有誰會笑話。”

陶挽之聞言,仿佛得到了衛慈家人的認可,天子已然將她當成自己人了……不免鼻尖一酸。

“今日我來找陛下,是有要事要說。”衛慈並不習慣談這些閑話,“想必陛下已經知道多衣國的狀況了。”

衛襲緩聲道:“呂文禦已經將多衣國的冶鐵坊相關人等全數屠了個幹凈,八千多人一夜之間全然斃命,後續還在陸陸續續有人悄無聲息失蹤,連具屍體都見不著,鬧得多衣國上下人心惶惶。偏偏呂文禦還挺有辦法,知道假借多衣國噬腦惡鬼的傳說,來掩蓋屠殺的真相。據多衣國國主傳來的密信所說,各大瀾氏經營的冶鐵坊所有日志都已丟失,有可能已被焚毀,沒留下可以追查的線索。這事兒是在呂文禦去之前就已經發生的,幾乎是和舅舅之死同步,前後差不了幾日。而呂文禦分明就是去斬草除根的。如今多衣國國王已經在全境範圍之內追捕呂文禦。”

聽罷衛襲所言,衛慈有些惱火:“舅舅剛過世,多衣國那邊就有消息並且迅速剪除隱患,可想而知在蒼有多少眼線,消息又傳遞得多快。”

衛襲望著天水一線極為廣闊的江面,望著她的江山:“這呂文禦時而瘋瘋癲癲醉生夢死,時而下手狠辣果決,多衣國國主大力搜捕之下竟也沒能尋到她的蹤跡……此人的確有些麻煩。”

衛慈道:“只要呂瀾心還會回來,還吃著陛下的俸祿,陛下就有除掉她的機會。而且,想要將此人握緊手中甚至以她反制瀾家,另有他法。”

衛襲回頭凝視著她,等她繼續說下去。

“東小門事件呂瀾心為何會失蹤,你那童愛卿的好媳婦已經傳信給我,查明了真相。”

“哦?唐三娘?”衛襲聽聞此事,方才的愁緒很快轉化成為笑意,“聽說她誓要取代曹隆成為皇姐的心腹,沒想到孩子順利生產,手中折騰的事兒也沒停下。”

衛襲對這童家上下都頗有興趣。

不用說神童童少懸和博陵聞名的唐三娘,剛才罵她“狗比皇帝”的那輕騎校尉,也姓童吧?

衛慈對唐見微的能力不置可否:“當時呂瀾心並非有其他計謀才刻意不去,而是被一個人牽絆住了。”

唐見微一開始也不知道具體的真相,若是去問石如琢她也未必會直言,而後讓阿白請她回童府也被她敷衍而過。

唐見微生怕石如琢獨自在外太過兇險,便讓人去調查此事,從嶺南菜館的老板口中得知了大概的過程。

原來真的是石如琢約了呂瀾心,而呂瀾心齊大局於不顧,赴了她的約,只是為了一頓飯……

石如琢已然以身犯險,想要牽制住瀾家的步伐。

而石如琢為何不回童府,唐見微心裏也明了了。

石如琢牽制呂瀾心,呂瀾心因她不顧家業大事,如癡如狂,以瀾宛的性子豈會放過石如琢?

石如琢若是回到童府,雖然能得一時庇護,可長此以往必定會在不經意的某個時刻連累童府。

石如琢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童府,唐見微知道此事後更是不可能讓她獨自一人在外,成為瀾氏砧板上的肉。

若是說博陵有一處地方是絕對安全,就連瀾氏的勢力都無法企及的,那便是天家的地盤。

她不可能住進戍苑,那麽承平府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唐見微將石如琢牽制呂瀾心一事告訴給了衛慈,想讓石如琢得到承平府的蔽佑。

畢竟長公主喜歡收羅年輕女子為家臣的名聲在外,就算府中多一人也不會引人注意。

當初衛慈收到唐見微的信時,很快拆解出她是如何打自己主意的,對信默然。心裏晃過十多種讓唐三屁股開花的方法之後,冷靜了下來,還是對這石如琢有些興趣。

今日衛慈與陶挽之踏春是一,來告知天子這姓石的正字有可用的妙處也是一。

衛襲對這石正字有些興趣,殿試時對這人也有印象,似乎是個其貌不揚文筆卻頗為犀利的能士。

她讓衛慈暫且收入承平府保她性命,待過完上巳節之後,再去承平府會會此人。

姐妹倆又說了一些要事,陶挽之全程在旁陪著,沒有任何怨言。

待她們說完,衛慈與陶挽之離開,繼續賞春。

衛襲也獨自往回走。

通往筵席的小道之上,衛襲正在思索多衣國之事,依稀聽到身後有人聲。

一開始並未注意,待那聲音越來越近,她才明白原來是在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