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9 章(第2/3頁)

念及三姐的遭遇,唐見微心裏便萬分的不好受,也就沒心思拿她打趣了。

“也不知道三姐怎麽樣了,博陵又有什麽變化。”

童少懸想起親友們在信裏所寫的種種事情,心也跟著唐見微的話往下墜,陷入到一片不明朗的深湖之中。

阿難從馬車車廂裏出來,正在駕車的沈約和坐在她身邊跟她閑聊的唐觀秋一塊兒回頭,唐觀秋對阿難伸出手:

“怎麽自己出來了?來大姨姨這兒。”

阿難特別喜歡細聲細氣的唐觀秋,也特別聽她的話,唐觀秋對她招手她便坐到唐觀秋的身邊。

唐觀秋怕她坐在一旁太危險,將她抱到自己的腿上,牢牢護著她。

“大姨姨,你和沈姨姨在看什麽呢?”阿難問道。

“看博陵。”

“我們快到博陵了嗎?”

“嗯,快了。”唐觀秋指著遠處一片燈火明麗之處對她說,“待咱們翻過這個山頭,明早就能到博陵了。大姨姨在博陵出生博陵長大,離開故鄉好多年了,也不知道博陵現在變成什麽樣子了。”

阿難說:“大姨姨為什麽離開博陵啊?”

“這事兒說來話長。”

“我想知道!大姨姨跟我說說嘛,就當睡前故事。”

唐觀秋笑了起來:“這個故事可有點嚇人,我怕跟你說了,你更睡不著覺了。”

阿難著急,拉著唐觀秋的衣袖:“我想知道大姨姨和唐娘以前的事!”

唐觀秋沒轍,看了看沈約,沈約沒意見,唐觀秋便從天顯六年說起……

說到沈約衣衫襤褸到夙縣去找她時,阿難睡著了。

此時唐見微也凈了面,跟童少懸一塊兒從車廂裏出來了。

將熟睡的阿難從姐姐的懷裏接過來,馬車慢悠悠地在山道上前進,插在兩側的火把將山路照得忽明忽暗。

阿難在唐見微的臂彎裏嘟囔了一句,不知夢到了什麽。

而唐見微她們四人面對著博陵的方向,有終於還巢的喜悅,也有不知前路的忐忑。

童少懸的馬車車隊在博陵城門開啟的第一刻便進來了。

長長的馬車隊駛入博陵的青槐大道,晨鐘滾過沐浴在晨光之中的古老又巍峨的城池,阿難跪在馬車的軟墊上,小腦袋透過卷起的車簾往外看,被林立的樓宇和極為開闊的街道驚得合不攏嘴。

在她心裏所想的博陵,大概比齊州最大的滸縣還要寬敞一些,可如今真的到了京師,阿難才知道,博陵之大之繁華,遠超她的想象。

“阿娘,我真是在這個地方出生的嗎?”阿難問唐見微。

“自然是,不過那時候你太小根本記不住,現在回來了,明兒個阿娘帶著你轉一轉,重新認識一下博陵。”

“昂!”

馬車一路到了童府,宋橋童長廷等一大家子人早就在童府門口等著她們了。

見到許久沒見面甚至消息都少得可憐的女兒和媳婦,宋橋笑容才剛剛起來,眼淚就跟著滾滾而下,半百的人看上去委委屈屈像個孩子。

童少懸心疼地將她抱進懷裏,安撫阿娘沒安撫兩下,自個兒聲音也變了,跟她一道哭。

童長廷在旁笑話她們:“骨肉團聚應該開心才是,怎麽你們反倒是哭上了?”

唐見微牽著阿難過來認人,讓阿難叫童長廷:“這是阿娘常跟你提及的阿翁。”

阿難到底不怕生,甜甜地叫了童長廷一句:“阿翁好!”

童長廷一愣,天哪,這是他的阿難!只在繈褓之中見過的小阿難啊!竟長得這麽大了!

阿難這雙靈氣逼人的眼睛跟童少懸實在太像,愛笑又活潑的樣子立即擊中了童長廷的心。

童長廷問唐見微:“我,我可以抱抱她嗎?”

唐見微被逗笑了:“您親孫女,怎麽不可以。”

阿難沒等童長廷動手,自個兒一躍而起,扒在他身上。

童長廷樂呵呵地將阿難抱了起來,小家夥可太輕了,細胳膊細腿的一點分量都沒有。剛才還在笑話宋橋的他,此刻久未謀面的孫女到了懷裏,也控制不住濕了眼角。

宋橋抹掉了眼淚,沒好氣地點了點童長廷:“你就會說別人,瞧瞧你自己!”

童長廷:“我激動嘛我!”

阿難:“阿翁你的胡子好紮人啊!”

童長廷見阿難臉蛋嬌嫩,真怕自己的胡子給阿難紮疼了,依依不舍地將她放下:“喜不喜歡吃糖?阿翁給你準備了糖吃!”

“喜歡!走!”阿難雙眼放光。

“走!阿翁帶你和阿滿妹妹一塊兒吃糖去!”

說著童長廷拉著阿難,另一只手牽來個和阿難差不多大的小奶娃,帶她們一塊兒去前廳。

阿難看了一眼安靜不說話的阿滿,好奇地問:“你是誰啊?”

阿滿比阿難小了十個月,如今也有四歲多了,一雙圓圓的眼睛黑洞洞的,和嬰兒時期一樣,依舊是肉乎乎的圓臉,可愛的緊,和阿難相比要安靜內秀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