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章 獨孤血案(第2/3頁)

符太暗忖難怪選獨孤善明來祭旗,原來獨孤善明竟是如此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台勒虛雲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在「獨孤血案」後再來個李顯歸天,想不天下大亂,難矣!豈知台勒虛雲一個臨時急轉,殺李顯改為犧牲以大明尊教為主的刺殺集團,憑此讓妲瑪成功打進李顯集團去,且順勢讓人幹掉欲剪除的人,一石數鳥,手段之狠辣,教人咋舌。其中思量的改變,要台勒虛雲本人方清楚,然僅看成果,台勒虛雲的改弦易轍,成效驕人。

符太道:「則天大聖皇後與此絕無關系。」

宇文朔回復常態,道:「神醫憑甚麽說得如此斬釘截鐵?」

符太道:「純為感覺,如果是則天大聖皇後指示的,她根本沒問我的閑情。若我是則天大聖皇後,要殺就殺李……嘿!即是現在的皇上,何用打草驚蛇?」

宇文朔不解道:「如對方的目標,眞的是皇上,不又是打草驚蛇嗎?」

符太聳肩道:「殺不了非是問題,嫁禍成功足可達致目標,就是愈亂愈好,這樣方可從中得利。」

宇文朔步步緊逼的道:「誰能從中獲利?」

符太道:「當然是準備最充足的人。」

宇文朔道:「然而事情並沒朝這個方向發展,針對皇上的陰謀,被徹底粉碎。」

符太道:「老弟想想吧!如果剛好碰上則天大聖皇後派武郡王到房州接皇上回朝,刺殺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結果仍沒有分別。就是高舉復興唐室的大旗,揭竿而起。對嗎?」宇文朔雙目電芒爍閃,似到此刻才眞正認識符太的醜神醫,好半晌後,沉聲道:「武則天認為是誰幹的?」

符太輕描淡寫的道:「默啜!」

宇文朔皺眉道:「不是大江聯?」

符太嘆道:「有分別嗎?,」

宇文朔一怔道:「神醫曉得很多我們聞所未聞的事。」

符太道:「只因符太那小子曾是鄙人的不肖徒。則天大聖皇後和胖公公問起那小子關於大明尊教時,鄙人親耳旁聽。天下間,惟有默啜使得動大明尊教和秘族的高手,大明尊教到中土來,更存報復之心,不可不察。憑此點,已知他們不可能與則天大聖皇後善罷。」

宇文朔道:「符太如何回答武則天的詰問?」

符太冷然道:「混毒!」

宇文朔不解道:「混毒?」

符太道:「混毒乃用毒的至境,利用環境各方面的條件,多方布局,令被施毒對象經長時間無知無覺地在體內積聚某一成分組合的『毒苗』,最後以『毒引』爆發之,不一定致人於死,卻可大幅削弱目標的應變之力。可以說是精心炮制的人為風土病,防不勝防。」

宇文朔恍然道:「世上竟有如此處心積慮的用毒方式!神醫一席話,教在下茅塞頓開,神醫指的長時間,是多久呢?」

符太道:「可以是經年累月,也可快至十天八天,就看施毒者掌握的『毒料』和本身的才智、功力,還須看滲透目標家園的深廣度。」

接著道:「慘案發生後,老弟有否到事發處仔細搜尋?」

宇文朔現出怵然之色,面容一黯,語氣仍保持平靜,道:「在接著的十天,每天我都到那裏找尋蛛絲馬跡,只恨沒想過混毒之法,致茫無頭緒。」

又充滿希望的問道:「如何利用環境下毒,神醫可予在下一點提示嗎?」

符太知道取得這位新一代北方世族的領袖初步的信任,因透露的,是舍他外不可能得到的消息和知識。

事實上,宇文朔提供的資料,使符太重新思索本教的人被騙來中土,招致滅教之禍的原因和始末。就他所知,要對付如宇文朔所描述獨孤善明般的高明人物,當時到中土來行事的人裏,沒一個有此斤兩。一般的混毒手段,絕奈何不了獨孤善明,至乎被他早一步察覺。

要對付獨孤善明,須自己親自出馬才成,但仍非有十足把握。若獨孤善明沒受毒害,肯定能突圍逃走,故整件事充塞難解的疑團,不像表面般的簡單。

在符太眼裏,教內其他人全是蠢材,但怎麽笨,幹掉李顯肯定達成默啜力圖顛覆大周的目標,不會因台勒虛雲幾句說話,節外生枝,費時失事去幹須冒高險、吃力不討好的事。問題在對方確曾以幾頁《禦盡萬法根源智經》為誘餌,又經法明驗明正身,若非是台勒虛雲在背後策劃,又是何人?

符太糊塗了!

符太道:「恐怕須親臨其地,我方可以就這方面說多點。咦!老弟有沒有留意府內所植花草樹木,又或嗅到特別的香味?」

宇文朔現出凝重神色,點頭道:「給神醫提醒,也是在血案前拜訪獨孤善明比較深印象的,是在府內的中園見到帶著紅、黃、紫三色的白花,小如拇指頭,可是當數以千計的小花雜生草樹之間,確蔚為奇觀,且香氣飄逸。當時我問獨孤善明,因此花我從未見過或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