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九章 智者之言(第3/3頁)

從其部署推測,默啜是有長期作戰的打算,對補給線非常著力。在後套平原兩岸設置能互相呼應的木寨,利用後套平原這片富饒土地,源源不絕供應大軍之所需。

龍鷹重溫著烏素告知的敵況,腳步不停的登上土石丘之上,奇景展現眼前。

前方的地面,如被老天爺的巨斧狠劈下來,形成深陷下去、兩邊危崖對峙的情景。

龍鷹立處,正是這邊虛懸探出的危崖邊緣,他看不到立處下崖壁的情況,卻從對面崖壁往內彎收,縱深達七十丈的形勢,曉得所立處的險峻。

大斷裂往兩邊曲折延伸,兩崖相距逾I1百多丈,除非脅生雙翼,憑他的彈射絕對沒法飛渡。斷裂形成的長峽壑,崖壁凹凸不平,形成鱗次櫛比的土崖、層層叠叠的條狀紋,危崖虛懸,搖

搖欲墜似的,險至極,亦嘆為觀止之至,氣勢磅礴,惟有老天爺的妙手,方能將之雕成如此千奇百怪之狀。

離後套平原後,為與己方兄弟在位於河套高原東北方的駱駝堰會合,沿著大河南岸朝東走,狂馳兩個時辰後,折南,依記憶中的地理圖,大前方該為毛烏素大沙漠,只要在進入沙漠前,

改往東行,可尋得駱駝堰。

一路走來,均為靠近大河的低丘溝壑地,雖有變化,並不劇烈,可是展現眼前的,盡為高原溝壑、土階區,地貌遽變,比起來,被拋在後方的低丘區,是小巫見大巫,河川比之大海的分

別。

右方西面是風沙滾滾的庫結沙大沙漠,余勢未盡的延往東面的無限遠處,前方則是被分割開來,高低不等的黃褐色土丘,以及和土丘有共生關系、曲曲折折的溝谷,蔚為奇觀。

日落時,龍鷹深入此地域五十多裏,若為平地,他可走多數倍的路,可是攀高躍低的,明明近在眼前,一裏路可變十裏。路並沒有白走,一天的光景,他熟習了高原的環境,毎能藉土壤

的結構,使旅程較輕松順暢。

雖然都是那麽幹旱不毛,但比起沙漠,黃土高原並不單調乏味,而是千姿百態,引人入勝。

入黑後,一陣突如其來的熱風,從庫結沙西面刮過來,登時塵土卷旋飛揚,每個溝壑均成滾滾黃塵占據的領地,黃塵暴通過溝壑斷裂,發出猶如鬼哭神號的尖厲呼嘯,非常駭人。

以龍鷹的強悍,在大地逞威肆虐下,亦只有暫且俯首稱臣,和這樣的塵暴作對,等於與自己過不去。尋得一處較堅固的土穴,就蹲下來抱頭靜待,一如在沙漠遇沙暴的應付辦法,可以著

力的方向,就是不被風刮走,或被活埋。

地近沙漠,風沙是正常的事。

如毛烏素沙漠,周遭地域全屬高原上的風沙帶,位於沙漠南緣曾不可一世的統萬城,就是這麽給風沙日復一日的吃掉,被吞噬的包括草原和河湖。

能親身體會一場黃塵暴,是好事而非壞事。

眼前的黃塵暴,令他記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過的日子,比起那個全無變化、不存半點生機的世界,這裏至少有隨處可拾的避難所。

位於南面不知有多遠的毛烏素又如何?與塔克拉瑪幹相同處,是均為大型的流動性沙漠,具有高度的侵略性,像一頭龐大無匹的沙妖,天天張牙舞爪,往四面八方擴展領域,遭其果腹的

是一片又一片的草野,一道又一道的河流,沒任何克制,漫無止境。

現在他最想弄清楚的,是統萬所在處的地理形勢,與無定河的關系,對無定堡的影響,從而定出通盤考慮的戰爭方略。故此,他拋開一切,先與己方兄弟會合,然後全速趕往統萬古城,

絕不能被突厥狼軍的先頭部隊,捷足先登。

忽然間,統萬成為了敵我雙方必爭之地,乃無定河爭奪戰裏誰勝誰敗的決定性因素。

風沙告終。

感覺上,似只|陣子的工夫,又像是經年累月的漫長。

夜空回復清朗,繁星泛空,觀月兒的位置,星空被黃塵封閉近兩個時辰。

龍鷹亦養足精神,繼續行程。

當東邊地平現出曙光,龍鷹遇上進入高原後第一道河流,在百丈下的峽溝底默默淌流。

前方地貌又變,是斷裂切割大減的高原台地,遠方還有一線綠色,如沒猜錯,該為黃土高原上珍貴的高原草地區,是高原民族居住和放牧的樂土。

凝神遠眺的當兒,心裏一緊,察覺草原處冒起黑煙,心內湧起不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