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四章 答謝之法(第2/3頁)

奇怪!當日符小子明明說過,自己到西京來,是李隆基告訴他的,對上官婉兒一字不提,這是甚麽娘的心態?

同時心裏湧起滿足和成就感。

符太是非常感激自己,方會將事前的心情,巨細無遺的詳盡道出。事後的又如何?

以時間計算,符小子這最後幾頁的《實錄》,不可能在那幾天內完卷,既沒時間,更沒那個心情。如是在「得石」後寫的,等若以此來答謝他。

循此方向推想,小子初時並不打算說出與上官婉兒的情況,遂隱去不提,拿李隆基出來搪塞。後來改變心意,不忍瞞他,因曉得他好奇心之重,至乎神憎鬼厭,勉為其難,當為謝過。

符小子報答的方法,別出心裁之至,甚得自己之心。

對這段描述,龍鷹特別有感覺,因自己成為《實錄》的一部分,就是在那天,與符小子和高力士在天一園「偶遇」,接著就偷入興慶宮,在沉香亭附近的林木內秘密會面,商量大計。

他還質問符太為何出現在閔天女的天一園,這家夥一概不答,著自己去讀,因他早將個中因由,即「二人雅集」香艷旖旎的迷人過程,盡錄卷內,其時聽過便算,怎曉得符小子話裏暗藏深意?

沉香亭之會,他們的話題離不開妲瑪,研究如何安排龍鷹與妲瑪見面碰頭,然千算萬算,怎算得過老天爺?龍鷹甫離興慶,給陸石夫截著,奉韋後之命拿他入宮見駕,在大明宮太液池東珠鏡殿景觀最佳的臨池水榭,一並見到韋後和妲瑪,後者當時根本不曉得「範輕舟」是何許人也。

從符小子欲向妲瑪報喜,出興慶前折返,直至龍鷹在臨池見到妲瑪,這小子尚未有見到妲瑪的機會,接下來龍鷹身不由己,給局勢的變化牽著鼻子走。幸好符小子和高力士一直留神,看他何時送香入宮,知道不妙,趕來救駕,最後演變為龍鷹,符太,妲瑪三人共乘一車,由高力士做禦者,一起離開的奇異局面。

就在這趟車程內,龍鷹福至心靈,靈機一觸下,想出整個奪石之計,應驗了符小子誇下的海口,對妲瑪作出不可能更好些兒的最佳交代。

那時候,沒特別注意符小子的心況,因被妲瑪的嬌姿美態把心神全吸引著,到此刻讀錄,回想起來,方別有體會。由此可看出符小子確深陷情網,難以自拔,能在妲瑪前有面子,成為他唯一的渴望。

龍鷹返回《實錄》內的天地去。

「剛見過那家夥!」

與他並肩在昭容府中園漫步的上官婉兒,往他瞧來,秀眸閃閃生輝,似不著意的道:「鷹爺來幹甚麽呵?」在天一園與龍鷹碰頭後,符太立即趕來昭容府,趁上官婉兒就寢前求見,否則須她在香閨內接見,便大大不妙。

他抵達時,大才女正在書齋內不知吟詩作對還是起草詔書文告,著人帶他到書齋去,忽又改變主意,與他到書齋在處的中園,來個月夜遊園。

美人兒有點兒心事,又或因忙了整天,倦了,神情冷冷的,沉默著。

走過一道小橋後,符太為求及早脫身,打開話匣子。

愈早離開,愈可以夜訪妲瑪,藉正事做壞蛋的事,肯定在這個情況下,可占妲瑪便宜,享受溫柔滋味。

符太聞言,學她般漫不經意地答道:「他放心不下,特意到京師來查察大家的近況現狀,免致晚晚難以成眠。」上官婉兒解凍了,嗔望他一眼,沒好氣道:「胡吹!」符太笑嘻嘻道:「不信嗎?他第一句就問起大家是否仍那麽得寵,第二句是大家與娘娘的關系。鄙人答他大家一切無恙時,他不知多麽興奮,說今晚可睡個不省人事。」上官婉兒「噗哧」嬌笑,忽然纖手穿入符太臂彎,半邊香軀緊挨著他,領他朝左方的小魚池舉步。

池內傳來魚兒躍離水面的響聲。

魚池的另一邊設有以湖石砌成的假山,逶迤連綿,令人頗有置身靈境勝地的況味,庭院深深,景致清雅。踏足的碎石小路,兩旁植有海棠花。看著月照下湖石山池水的反映,波浮影動,際此夜風清,夜月明的時分,漫步於亦山亦水的園林裏,才女作伴,誰能不為之傾倒。

然而兩人表面融洽親昵,內裏卻是各懷鬼胎,沒半句真話。

上官婉兒輕描淡寫的道:「再問一次,他到西京有何圖謀?若敢胡言亂語,罰太醫大人今夜哄婉兒睡覺。」符太擠她一記,故作驚訝的道:「如此懲罰,乃天下男士趨之若鶩,求之不得的樂事,大家小心鄙人故意胡言亂語,但求可與大家共度良宵。」他有十成十的把握,大才女曉得龍鷹在京,絕不敢與自己胡混,如讓他向龍鷹泄出風聲,後果難以想象,大混蛋對她的態度,因而多多少少有點改變,故於大才女來說,並不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