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送君一程(第2/3頁)

好一陣子,兩人在使人沉醉的靜默裏,互不作聲。

健馬嘶鳴,車輪著地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入車廂裏,提醒他仍身在宮城,在排隊輪候駛出承天門。

閔玄清將頭枕於符太肩膊,輕輕道:「宮廷的鬥爭,終蔓延至道門來。」符太立即想到成為天下道門之首的「道尊」洞玄子。

「神龍政變」後,武三思將洞玄子捧上這個位子,掌管道門,取代了明心。明心之所以暫掌道尊之位,乃權宜之計,故支持明心的如閔天女,無從反對。

道門乃李唐國教,對皇室和群眾影響力龐大,當年女帝登位的準備工夫裏,便是貶道揚佛,培育出「僧王」法明,占據了佛門聖地凈念襌院,再由法明四出弘法,宣揚女帝乃天命所歸的人,形成登基之勢。

洞玄子坐上道尊之位,水到渠成,李顯、韋後均無異議,那時亦輪不到宗楚客說話。

可以反對的,也必然反對者,該只有太平。李旦像李顯般,除非牽涉到韋族奪權,對大多數事沒甚麽主見。

太平針對的,不是洞玄子,是武三思,怕他與韋後同謀,竊奪皇權。最後當然反對無效。

世易時移,由於韋族冒起,宗楚客與韋族結黨,排擠武氏子弟,令武三思生出危機感,看到支持李唐皇權,關乎到武氏子弟的生死存亡,因而與大力栽培外戚的韋後,出現裂痕。

大可能在宗楚客的慫恿獻計下,原本支持洞玄子出任道尊的韋後,有了不同的看法,並付諸行動。

「春江水暖鴨先知」。

身為道門教派領袖的閔玄清,感受到暗湧激流。

楊清仁又憑甚麽來和閔玄清就這方面說話?閔玄清不曉得,符太卻清楚楊清仁和洞玄子的真正關系。

閔玄清低沉的聲音,在他耳邊呢喃細語,輕輕道:「娘娘曾找玄清私下說話,問及我教和道尊的事,河間王剛才為此而來,希望玄清就此透露一二。」馬車緩緩開動,隨隊駿出承天門,逐漸增速。

符太冷然道:「關他何事?」閔玄清道:「你仍很敵視他呢!」符太不滿道:「只是以事論事。」閔玄清坐直嬌軀,目光閃閃的打量他,欣然道:「大人在呷醋嗎?二符太見她喜不自勝的模樣,來到唇邊,將「老子豈有此等閑情」差些兒沖口而出的一句話,硬咽回去。

苦笑道:「怎麽都好,他憑甚麽問你有關道門本身的家事?」閔玄清細看他片刻後,道:「他代長公主來問人家。」符太恍然,確是無懈可擊的借口。身為皇族的太平,關心國教,理所當然。太平與閔玄清有交情,但若問的是韋後與閔玄清私下的對話?會令天女為難。楊清仁因與天女曾有交往,是適合的人選,就像現在的符太,和她說話沒有禁忌。

問道:「娘娘欲知何事?」

閔玄清另有含意道:「太醫竟關心道門的事?」符太心響警號,聽出閔天女弦外之音,因自己和她從不說及政治的話題,遑論道教,忽然關心起來,她奇怪是應該的。不過,聽她語調,不止是奇怪,而是似找到他某一破錠,可供她突破。

下一刻他想到了答案。

他奶奶的!

又是給大混蛋所累。

閔玄清早說過,知硬逼自己送她返天一園,是強他之所難。今天他才遠道歸來,絕非好時機,且在眾目睽睽之下。然而,天女亦含蓄地解釋了這般做的原因,就是錯過了,不知何時方有和符太私下相處的機會。

她想問甚麽?

不用說是和大混蛋有關,因她清楚扮「範輕舟」者,正是龍鷹。

「醜神醫」和龍鷹的關系,天下皆知,因與符太有師徒之義。天女曉得的,比外人多一點,就是「醜神醫」和龍鷹的「範輕舟」,在無定河並肩作戰。

符太嘆一口氣,沒答她,曉得答得怎麽好,仍改變不了自己和大混蛋「蛇鼠一窩」的看法。

閔玄清漫不經心地道:「娘娘關心的,是洞玄子當上道尊後,道門各家各派對他的評價,他這個道尊是否稱職。」對道尊的事務,符太一概不知,唯一清楚的,是那婆娘沖著洞玄子而來,找他的碴子漏洞。

然而,一天有武三思在,洞玄子的道尊之位,穩如泰山。

那婆娘是否操之過急?

符太有很不妥當的感覺。

韋婆娘背後,籌謀運策的宗楚客,有何盤算?宮廷鬥爭,沒一件事是簡單的。閔玄清俏皮的道:「大人想聽玄清怎答嗎?」符太被逼點頭。

閔玄清輕輕道:「大人會否將玄清透露的事,轉告範爺?」符太心呼救命,後悔坐上天女的座駕車。他奶奶的!竟是這麽一回事。雖怪天女異於以往,克制而保持距離,不像過去的情如火熱,即使久別重逢,仍沒表現出應有的熱情,親嘴也欠奉,因心有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