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第二章 力士心聲(第2/3頁)

龍鷹籲一口氣道:「他察覺到自身的危險。」

高力士道:「他該視範爺為另一個武三思。」

龍鷹立告頭皮發麻。

皇帝確不易為,想當年女帝,想找個可將內心的愛,貫注其身的人何等困難,連女兒太平亦是女帝猜疑的人。李顯的情況略有不同,是沒法找到可全心全意信賴的,至少在宮內找不到,只好寄托在他這個外人身上。

太少不在宮,倍添李顯不安全的感覺。

高力士分析道:「皇上是罕有怯懦荏弱的人,亟需一個堅強、可為他作主者的支撐他,最初是聖神皇帝,接著是韋後,回朝後是武三思。沒有武三思,聖神皇帝盡管病重,皇上絕不敢造反。現在武三思已去,皇上又發覺娘娘和宗楚客對他存心不良,範爺遂成皇上最需要依賴的強人,如我們能好好利用,進可以為臨淄王造勢,退亦可穩守目前的地盤。只有依仗皇上,我們才能營造出與韋宗集團分庭抗禮的強勢。範爺明鑒。」

龍鷹的頭皮二度發麻,終明白高力士等著他說話的緣由。

高力士確是另一個胖公公,一切從實際和功利出發,不問六親,只求成功。他一字不提李顯的生死,僅著眼於如何利用李顯性格上的弱點,向李隆基提供最大的效益。感覺有點像讓李隆基踏著李顯的屍身,登上皇座。

這種狠辣,是龍鷹永遠學不來的。

故此,今趟入大明宮見李顯,絕不像表面般的簡單,而是關系到「長遠之計」未來的成與敗。

龍鷹不但須加強李顯的鬥志,還要騙他如今唯一之計,就是要誅奸斥佞。要李顯殺惡後,是強其所難,可是,若告訴李顯,殺武三思者,田上淵是也,肯定李顯信而不疑,且清楚一天不殺老宗、老田,自己皇座不穩。

幹掉宗楚客,韋後再無可依仗之人,將難以作惡,作惡亦弄不出什麽花樣來。

只要李顯下決心,通過「範輕舟」對付宗楚客和田上淵,龍鷹便可籍之營造出可抗衡韋宗集團的形勢。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乃在現今的形勢下唯一的至理,其他全不在考慮之列。

肅清北幫在關外的勢力只是第一步,走不出此步,其他休提。

然而,尚未足夠,因老宗、老田在關中仍占壓倒性的優勢,黃河幫能否重返關中,尚未未知之數,總不能坐著來等。

故而高力士之策,就是在眼前錯綜復雜的形勢裏,於李顯的支持下,自重圍裏殺出一條血路。

高力士沉聲道:「範爺明察,政權落入韋、宗之手的一天,就是河間王和宇文大統領遭革職之時,朔爺則被投閑置散,接著第二次兵變來了,相王肯定沒命,長公主則比較難說。」

龍鷹道:「怎才算給他們掌握皇權?」

高力士道:「就是將李重茂迎回京師,捧這個傀儡登上帝座,通過他頒發連串的新政。這個過渡期不會太長,因韋宗集團早有準備,應少於一個月。」

龍鷹道:「這麽說,皇上駕崩後,我們至少有約二十天的時間。」

高力士分析道:「這二十天絕非動手的好時間,因韋、宗尚未露出狐狸尾巴,到河間王、宇文大統領和所有忠貞之士紛被革職,代之以宗楚客的親信和韋氏族人,那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才是最好的時機。」

龍鷹同意道:「有道理。」

又問道:「臨淄王和相王現時關系如何?」

高力士道:「臨淄王用範爺教他那『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的妙著,成功說服相王,讓臨淄王擔當為安樂籌款之職。」

又嘆道:「簡簡單單一件事,花了相王三天時間才下決定,有些時間還鬧得很僵,直至長公主表明不反對,事情方有轉機。」

龍鷹道:「是楊清仁在背後發功,此時確不宜與娘娘有無謂的沖突。」

高力士道:「可是!相王與臨淄王的關系,不是變好,而是變得更差,直至臨淄王當上廷事丞,他們繃緊的關系始緩和下來。」

龍鷹動容道:「因臨淄王在台勒虛雲眼裏,變得有用了。」

馬車駛入宮城。

龍鷹的目光投往窗外的宮城景色,心內嘆息,又再置身於皇宮這虎狼之地,如陷身泥淖,沒有人可幹幹凈凈的離開,包括他龍鷹在內。

假如仍在飛馬牧場,有多好。

心神不由長出翅膀,飛回商月令的身邊,腦海泛起她婉轉承歡的嬌姿美態,實想不到世上還有什麽比男歡女愛更刻骨銘心的事,難怪有「只羨鴛鴦不羨仙」之語。

高力士的聲音進入他耳鼓,粉碎了他深深的思憶,拉回冷酷不仁的現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