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第一章 前塵往事(第2/3頁)

又嘆道:台勒虛雲不會容我們罷免宗楚客,等於去除了亂源,對他們來說,大唐皇朝愈亂愈好。

接著道:宗楚客亦不容我們罷免他,此刻他是全力備戰,做好一切,全力應付最壞情況出現的準備。故此,罷免宗楚客一時絕對碰不得。將我們得來不易的大好形勢於夕旦見斷送。譬如打仗,取得戰果後不是還進擊,而是鞏固戰果,把優勢不住擴大。

想起九野望龍鷹心生寒意,老宗老田手下臥虎藏龍,慣於征戰的強手不知有多少,城衛方面該安排很多他們的人,一旦發動,只要能賺開皇城,皇宮,與禁苑各大門禁,長驅直入,本身情況並不明朗的右羽林軍和飛騎禦衛如何招架。

故此迫虎跳墻,等同自盡。

高力士頹然道:明白哩!

李顯道:將重俊梟首以祭武大相是娘娘下的命令,不到朕幹涉,卻由朕背負惡名。

龍鷹大感錯愕,原來竟誤會了李顯,亦沒想過李顯對此耿耿於懷,至今難以釋然。同時可見韋後此毒婦的睚眥必報,連李重俊的屍首也不放過。

當時惡後權相該有殺相王之心,遂把相王軟禁起來。不過任他們以天作膽,仍不敢公然下令處決相王,而是以卑鄙手段制造出畏罪自盡的假局。仿洞玄子故智,由九蔔女以銷魂術迷相王心智,只是給龍鷹及時破解了。

李顯的懦弱無能,昏庸,好逸惡勞,造就了惡後權臣的奪位野心,宗楚客不用說,活脫脫就是另一個呂不韋,實力以他最雄厚,高手如雲,人才眾多,其以田上淵控制北方江湖之策,

更是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武三思見獵心喜,否則李重潤等何用橫死?不過遷都長安後,韋後在宗楚客支持下,大批起用外戚,令武三思感到危機,曉得須好好保住李顯,而李顯則成為他唯一的救命草。

歸根究底,禍源正是貪得無厭,渴望成為第二個女帝的韋後,為求目的,泯滅了人性,更休說什麽夫妻之情。

李顯問答:重俊是給他們迫得走投無路,不得不起兵作反,是嗎?

龍鷹心忖李顯竟忽然變得這般精明,訝道:皇上是從何而得知?

李顯嘆道:皇弟和皇妹都是這麽說,還趁機殺他們,只是失敗了。

龍鷹心想這下可好看了,李顯的醒覺是全方位的,與以前的模模糊糊截然不同,會帶來什麽後果?

難怪自己指出殺武三思者為田上淵,李顯沒半點懷疑,因是鞏固他已有的想法。

事實上,韋宗集團的奪權之計是成功的,只是千算萬算,仍算不到有台勒虛雲和他龍鷹在暗裏算計他們,總是功虧一簣,此毫厘之差,種下了韋宗集團的敗因。

李顯現出個沉痛的表情,道:昨天大朝回來,朕心力交瘁,返寢宮休息。尚未醒來,娘娘來了。一如既往般大吵大鬧,令朕想起神龍之變前的情況。當時娘娘騙朕只是為誅二張,沒說過和母皇作對。若朕曉得最後演變為此,朕決不答應。

龍鷹暗嘆,說到底,李顯就是熬不過惡妻。接著的可想而知,李顯壓根不曉得下面的人所進行的事,他只是人人買不得傀儡。若不是龍鷹及時趕至,逆轉局勢,天才曉得最後是怎樣的一番情況。

女帝的和平禪讓,大致上保持了各方勢力的平衡,過渡往新朝。

李顯陷進昨天韋後硬闖寢宮的回憶裏,垂首喃喃道: 朕問娘娘,問她說夠了嗎?

這句話,龍鷹幾乎沒法想象。是因李顯向韋後說出來,可猜到韋後當時的錯愕,不相信李顯敢這般和她說話。

李顯平靜的道:她靜了下來!

目光投往龍鷹,神采重現,一字一字的緩緩道:朕對娘娘說,這是朕對她最後一次的好言相勸。如她從此安分守己,朕保證她享盡榮華富貴,否則休怪朕對她無情。接著令她返珠鏡殿去好好自省,沒朕召喚,在不準到麟德殿來。

龍鷹整片頭皮在發著麻。

李顯等若和韋後正式決裂,亦等於將權力從韋後手上多回來,由此刻開始,除非韋後肯安分守己,但那是絕不可能的。韋後剩下的只有一條路,就是下手害死李顯。

李顯沉聲道:她的臉色變得很難看,還想撐下去,被朕大聲喝止,還要力士進來送她走。

接著長長噓了一口氣,滿足的道:說過這番話,朕的心舒服了。

龍鷹說不出話來。

高力士恭候禦書房門外。

他先指示伺臣,宮娥入宮伺候李顯,然後與龍鷹沿遊廊走。

高力士苦笑道:小子雖然非常想聽,時間卻不容許,長公主和相王等著和範爺說話。

龍鷹失聲道: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