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銅之血九(第2/3頁)



  雷雲孟虎心裏微微地笑。他早知道這位將軍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草原武士。

  比莫幹也知道不會那麽輕易地套出拓拔山月的話,陪著笑了笑。

  他微微思索了一下,低身湊過去:“將軍能否讓從人退下?”

  拓拔山月點點頭,雷雲孟虎悄無聲息地起身退了出去。

  比莫幹湊近了:“拓拔將軍有這樣大的雄心,那麽我有一個方略,可以和將軍並肩而戰。”

  “什麽方略?”

  “我早就聽說東陸下唐,國家富裕,人口眾多,占據了宛州繁華的地方,而我們蠻族騎射強勁,將軍是早知道的。”比莫幹的手指在草地上簡單地勾畫,“雷眼山是東陸的彤雲大山,把東陸分成東西兩半,東面雖然有強橫的離國和晉北等國,但是他們要想進攻西面,絕不容易。下唐正當要沖,只要能夠起兵據守住殤陽關要塞,憑借我們蠻族騎兵直搗天啟城。和天啟的大皇帝訂盟,從此蠻族華族都是一家,而那些勤王的諸侯卻被雷眼山擋在外面。這難道不是一個橫掃東陸的方略?”

  拓拔山月沉吟了片刻:“大王子的方略固然很好。可是要想面見天啟城的大皇帝,大王子勢必要沖破淳國鐵騎和帝都羽林天軍的防線,還有滅雲關的天障,這些可不是蠻族遊騎所長啊。”

  “那是拓拔將軍沒有看見我們蠻族的雄兵啊!”

  比莫幹忽然起身,揚了揚手,四名背著號角的蠻族武士從人群中走出,半跪在地,一齊向著東方吹響了號角。戰場上才有的沉雄聲音使雷雲孟虎不由自主地按著腰間的劍柄看向遠方。遠方是隱隱霧氣中的彤雲大山和大片馬草,尚未到正午,東方的太陽在山頂燙出一層淡金色。

  都是寂靜,比莫幹側頭眺望的姿勢中卻帶著俯瞰千軍萬馬的威儀。下唐武士們驚疑不定地彼此對著眼神。

  隱隱的震動傳來了,那是彤雲大山崩裂般的感覺。首先出現的是旗幟,而後是煙塵,滾滾的馬潮隨之湧動起來,一色的都是黑馬,席卷而來。以下唐的國力,武士們卻從未見過這樣龐大的蠻族騎兵陣勢,高大雄武的蠻族駿馬結集成大軍的時候,與其說是軍團,不如說是草原上的大隊的猛獸。

  騎兵們圍繞著比莫幹和拓拔山月的隊伍奔跑起來,越滾越高的煙塵像是一道障蔽,要把天空也遮住了。身處在其中的雷雲孟虎只覺得自己腳下不是大地,而是波浪起伏中的小船。濃重的馬騷味逼得他喘不過氣來,其他下唐武士也如他一樣恐慌不安,惟有拓拔山月還在贊許地點著頭。

  比莫幹忽地揚起手。

  騎兵們勒著戰馬急煞住,訓練有素的戰馬沒有一絲慌亂,為首的百夫長們頭頂垂下耀目的紅色長纓,他們手持著戰旗釘在地上,結成了鐵桶般的包圍。

  比莫幹大步上前對一名騎兵呼喝:“拔出你的刀來!”

  騎兵立刻拔出了馬鞍袋中的長刀,比莫幹接過,反手一震,刃口的青光暴射,是一口極其鋒利的純鋼好刀。他隨即揮手一刀劈了出去,有力地劈在了那名騎兵的胸口!

  “嘣”的一聲金屬轟鳴,那名騎兵帶著馬小退了一步,卻穩穩地站住了,刀在他胸口的烏鐵重甲上擦過,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

  比莫幹也不說話,又是一刀揮了出去,這次刀鋒從騎兵的頭盔上擦過,紅纓隨風飄落,滿場都是寂靜。

  他把刀拋還給騎兵,轉過身對著拓拔山月和下唐武士們張開了雙臂:“這,就是我練就的鐵騎兵。我們的刀沒有拓拔將軍帶來的刀好,我們的鎧甲也沒有河絡的鎧甲堅固,可是我們青陽有一萬柄這樣的戰刀、一萬件鐵甲、一萬個男人準備操著這樣的刀,穿著這樣的鐵甲上陣。”

  拓拔山月嘆息著點頭:“想不到四十年後,蠻族的鐵騎兵又有這樣的陣勢,東陸諸侯,真是猜不透我們草原的。”

  比莫幹走了回來,恭恭敬敬地按胸行禮:“雖然比不上我祖父手中的鐵浮屠,但是從我成年以來,沒有一日不在經營這樣的一支騎兵。即使父親都未必清楚我們的裝備,今天冒昧地拿出來給拓拔將軍看,是讓拓拔將軍相信我這個年輕的小子,是可以和將軍和貴國國主並肩作戰的人。”

  拓拔山月沉吟了片刻:“也許我來前想的錯了,草原上又有了年輕的英雄。大王子如果不介意,明日可以來我帳篷中細談。”

  比莫幹嘴角浮起一絲笑:“我雖然年輕,但是自命是草原上的雄鷹,我想和將軍談的,不是去當人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