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戰牛首村(第3/4頁)

荊軻一聽之下登時醒悟,猛一擊掌道:“是了!嬴政一定是想將天下可用之士皆收入其彀中,不肯服從的寧可殺了,也不會留著為他人所用。”

魯勾踐點頭道:“不錯,所以我待傷勢略好,就要去找散居在列國的一些俠士,讓他們早做準備,共抗強秦。”

麗姬低頭輕聲問道:“魯先生是否可以讓我們隨行呢?”魯勾踐苦笑著搖頭道:“有些事只有我一個人才能做,其中緣由現在無法向你們解釋。”

荊軻聽了魯勾踐的一席話,不禁默然。他心知自己學劍一事與魯勾踐要辦的事情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在道義上他應該毫不猶豫地作出犧牲,只是兩遇名師卻都無緣受教,造化弄人如斯,怎不教人感慨萬千?

魯勾踐見他失望至極的樣子,心中不忍,遂道:“其實我倒也不是不能與荊兄弟切磋一二。”

荊軻心中重又燃起了一絲希望,急忙道:“願聽魯先生教誨。”

魯勾踐道:“我派劍術師法自然,最重要的是講究個人的悟性,老師的指點倒還在其次。”

荊軻道:“那我該怎樣修煉呢?”

魯勾踐道:“你所學的公孫劍法源出兵家,有許多地方其實與道家之理相通。但兵家重視的是實用,對其中蘊含的道理卻論述不足,所以往往讓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荊軻一拍大腿道:“不錯!我依那劍譜練習,其中有很多地方我總不能理解,只能依譜硬練,自己胡亂揣測,大概是走岔了路。”

魯勾踐道:“那份劍譜現在你身邊嗎?”

荊軻急忙從懷中取出素帛,交與魯勾踐。

魯勾踐一看之下,神情頓顯肅然,好一會兒才嘆息道:“劍術至理盡在其中矣,你只要領悟半數,便可橫行天下,又何必借諸外力?”

魯勾踐對這份劍譜有如此之高的評價,令荊軻為之一振,卻又有些難以置信,遲疑道:“先生此言當真?”

魯勾踐瞅了荊軻一眼,微微笑道:“你有此劍譜,劍術卻難以突飛猛進,想必是還未明白其中真義。也罷,趁這兩天養傷之機,我就為你在劍譜上做些注解,以方便你日後自行習劍。”

“多謝魯先生!”荊軻滿心歡喜地道謝,麗姬卻低頭沉默不語。

魯勾踐看在眼裏,低頭思索了一會兒,隨即欲欠身站起,荊軻忙上前扶住,道:“魯先生,怎麽了?”魯勾踐道:“我們現在要離開這裏,另找一處隱蔽的居所,否則秦國的高手再來就麻煩了。那些鄉兵不是他們的對手,我怕白白犧牲了這些好心村民的性命。”

於是三人稍稍收拾了一下行李,由荊軻背著魯勾踐,趁著烏雲遮月,悄悄離開了牛首村。

他們在山腳下的一座孤廟中度過一夜,天明後進入山中,此地渺無人煙,他們尋了一個幹凈的洞穴,暫時住了下來。每天由荊軻與麗姬出外打獵,采集野果,魯勾踐就在洞中養傷,靜思劍譜,寫下注解。

在荊軻和麗姬的悉心照顧下,過了十余日,魯勾踐傷勢已經大見起色,可以起床四處行走。這一天風和日麗,魯勾踐叫來荊軻和麗姬,道:“我的傷好得差不多了,劍譜也已注釋完成,我們就此別過吧。”荊軻心中不舍,道:“魯先生還是再留幾日吧,待傷勢痊愈之後再走不遲。”

魯勾踐搖頭道:“耽擱久了,只怕我的那些朋友會有危險。”

麗姬更是難過,這些日子裏,她已感覺到魯先生好像對自己隱藏的心緒有所明了,梗咽道:“魯先生,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魯勾踐一笑,轉首對荊軻道:“若是有緣,相見又有何難。只是此地暫居可以,長留多有不便,你們也早些離開吧。”

荊軻嘆道:“我二人天涯飄零,無家無業,又能去哪裏呢?”

魯勾踐點點頭,略一思索,道:“昔日我遊歷齊國時,途徑一座大山,雄偉清奇,齊國人喚做泰山,居此山中能觀察天地聲息之變化,對悟道修身大有好處,你們不妨道那裏去看看。”

荊軻感激道:“多謝魯先生指點,荊軻沒齒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