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忽有故人分祿米(第3/4頁)

這一次,是真正的歡喜。

看著他們如此高興,相思也不禁熱淚盈眶。終於,她為他們贏了來短暫的安寧。

將老者下葬的時候,她沒有哭。她在心中一遍遍地對自己說:她一定要竭盡全力,率領荒城百姓,走向真正的富足、自由。

一定!

但要如何富足、自由,相思卻沒有半點主意。

她為荒城借來了一萬三千擔上等白米,稍微節省一點的話,足夠荒城兩萬百姓吃上三個月的了。這三個月中,他們不必再為食物擔心。

但相思知道,僅僅如此,她是不可能贏得了重劫的。三個月後,荒城的每一名百姓,都將被血祭。

她必須要找出富足、自由的辦法來。

當她愁眉不展地將這些困難告訴趙全的時候,趙全哈哈大笑:“這算什麽難題?交給我們兄弟倆好了!”

他指著荒城周圍,道:“三個月後,我可令此處遍地牛馬羊,一座滿是新房的城池拔地而起,環繞著它的,是大片的稻田。不知道這可稱得上是富足?”

相思大喜,問道:“真的麽?”

趙全一笑,侃侃談來。原來當年他與李自馨流落江湖之時,為了不被江湖正道發現,曾做過一陣子農夫,後來連鐵匠、木匠、泥瓦匠都幹過。兩人為了喬裝得像,每幹一行,就將手藝學到精熟。後來躲到蒙古軍中,又學習了畜牧之術。可以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精通。何況兩人妻子朋友親屬均在此地,都是個中好手,若是一齊遷到荒城中,當有三百多人,足夠教授荒城百姓耕作的了。

趙全指著荒城道:“這座城池已經破敗,中間尚殘存著戰火屍毒,不宜再居住。豐州灘上盡是平坦之處,我們可於荒城不遠處重新選址建造一座新城。李自馨擅長造磚之術,豐州灘上盡是好泥,很快就能造出足夠多的青磚來。而周圍山上又有足夠多的樹木,砍伐下來,也夠椽梁之用了。這樣造就的房屋,高大整潔。李自馨對建築極有研究,只要人手足夠,幾十日內,就可建起大片房舍。蒙古人居住氈房慣了,崇尚簡樸,見了這等房舍,自然會驚嘆。

“豐州灘土地肥沃,適合耕種。雖然長滿了草,但並不妨礙。只要大火一燒,便可成為草肥。此處從無農耕,沒有害蟲、稗草,莊稼自然會長得格外好。這裏地勢格外平坦,我早就查看過,土地極為肥沃。有我兄弟指導,十日之內,便可開墾出千余畝良田。種子等物,都可悄悄潛入大明境內,同當地居民換取。現在正是耕種之時,我兄弟又有秘法可催熟作物,三月之後,必能讓稻谷成熟。那時倉廩穩實,不難稱為富足。

“蒙古人以畜牧為生,要想折服他們,必定要發展畜牧。我與李自馨早就觀察過,草原極北之處,藏著無數野馬,自由嚙食為生。馬數眾多,連狼群都不敢招惹它們。我與李自馨早就想收服他們,只是一直身在軍中,沒有機會。現在正好可以打點人手,按照我們商量好的計策,將它們全都馴服。按照最不順利的估計,也能得到幾百匹馬。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以氈為房,不能遮蔽風雪,牲畜只好露立雪中,遇大風雪之時,往往成群死亡。就算春夏之時,草原上狼群極多,往往趁著夜色突襲牲畜,也會造成極大傷亡。我們在新城之側可修建大量的房舍,租借給他們。夜間可將牲畜趕進圈中,無論風雪狼群,都不能傷。而且磚木之房比起氈房來無異天壤之別,想來只要我們的租金不要太貴,蒙古人必然很喜歡居住才是。這樣,不難讓新城有長久的收入來源。

“築房、墾耕、馴馬、稅租,這四樣若是都能順利進行,三月之後,荒城必將富足無比,不但能自給自足,而且有極多的盈余。蒙古覬覦中原,不過是糧食、布類、房屋等物,如果荒城中全有,又何必再去攻殺掠奪?

“荒城,必將成為一座自由之城!”

相思怔怔地聽著,不住點頭。

趙全這席話,令她霍然看到了希望。他說的沒錯,農業、畜牧業大量發展的荒城,才是蒙古族真正的希望。這樣的荒城,必將引領這個民族走向嶄新的未來。

但趙全的眉峰緊鎖,顯然,這些目標並不是簡單就可達到的。

“我們有一個困難。”

“築城、馴馬、稅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達成之目標。但墾荒耕田之事,卻迫在眉睫。如無牲畜幫助,單靠人力,效率便會低很多。甚至,三月之後,可能墾荒之事還不能完成。”

他深深嘆了口氣,道:“我們缺少牲畜,大量的牲畜。只有這項困難,讓我一籌莫展。只要牲畜齊備,我保證可將荒城建成一座富足自由之城!”

相思站起來,輕輕道:“這個由我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