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壞壁塵埃尋舊墨(第3/4頁)

巖漿只暗了一暗,便又恢復成熾亮顏色。

卓王孫雙眉一挑。

他知道如何得到水了。

這些怪蛇,體內的劇毒,便是水。

怪蛇無目,不知道眼前是什麽景象,只知道侵入的敵人就在眼前,便前仆後繼地向他沖去。

卓王孫衣袖飄舞,玄功運轉,一條條毒蛇從他身側飛過,投到了巖漿地火上。

這是一場淒慘的殺戮。

無數毒蛇落在巖漿上,立即便被蒸發成灰末。它們體內的毒水禁不起地火炙烤,化成一小簇水霧,立即灰飛煙滅。這些從地獄中爬上來的毒蛇,在卓王孫的威嚴下,再入地獄。

終於,蛇屍化為的灰燼在巖漿上鋪成一座通道,將淩厲地火阻隔住。卓王孫淡淡一笑,身子飛縱而起,踏著那些蛇屍毒水化成的坦途,頃刻間越過炎火之城。

如蛇為妖,他便是群妖之王。

如蛇為魔,他便是破魔之神。

他將踏著它們的枯骨,走向地獄的終點,親手將毀滅種下。

他執掌一切,所有的生命,不過是他腳下的泥濘。

一將功成萬骨枯。

他便是將要流傳萬世的良將,誰又記得曾為他而枯的萬骨。

未死的妖蛇在火焰中淒厲地扭動著,卓王孫緩緩推開那道火焰之門。

漆黑。

什麽都沒有,只是足以吞噬一切的漆黑。

映著遠處巖漿地火的亮光,依稀可見其中仍是一道深深淵藪,與第一道天壑不同的是,無數縷黑氣沉沉懸浮在空中,輕輕舒卷翻湧,仿佛是正在流淌的浪濤。這種景象讓人不由產生一種錯覺,眼前的淵藪便是傳說中那道貫穿煉獄的冥河,在寂然永夜的天幕下靜靜流淌了千萬年。

無數尖銳的石林從深淵中穿出,支立在幽幽黑氣之上。

九丈之外,便是第四座城門。蒼之巨蛇盤旋的城門。

以卓王孫的輕功,只要稍有憑借,便可渡過。這座深淵中既有石林,便不必再找別的憑借。只是那籠罩一切的黑暗實在太過濃密,地火巖漿之光只能照進一丈多遠,便再也不能穿透。

幽深寂靜的黑暗和石柱林立的河流,足以埋葬一切妄圖飛渡者。

沒有光,便無法確定石林的位置,更無法借力越過。他若想通過這道深淵,必須要在沉如永夜的地心中找出光芒。

卓王孫沉吟著。

地火巖漿之處雖然有火,但無法取。他身上雖然有衣衫,但那些火實在太淩厲,衣衫一靠近,便被焚成碎末,根本無法引燃。

無數尚未僵硬的毒蛇躺在他剛走過的通道上,徒勞地抽搐著。

卓王孫忽然想起一個辦法。

他用腳挑起一只只蛇,向深淵投去。

蛇身上著了火,血肉不像是衣衫那麽容易燒盡,化成一點火光,投入了深淵中。

這只能照亮一瞬間。

但只要有瞬間的罅隙,便已足夠。卓王孫身形飄出,在蛇火映照下,踏入了第四道門。

推開第四道門,一片璀璨的艷色出現在他面前。

那是如夢幻一般的艷麗。七彩流光靜靜地懸浮在空中,宛如無數沉睡的夢之精靈,將婉約曼妙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

流光是那麽柔和,閃爍變幻時,化成無數的花蔓,糾結盤旋在一起,因眼眸的每一下細微的眨動而變化著。無論多麽瑰麗的想象,都無法跟這團流光溢彩相媲美。當看到它時,就宛如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中的自己。

卓王孫卻深深皺起了眉頭。

他知道這是什麽。

這是西昆侖山中最毒、最詭秘的桃花瘴。

傳說昆侖山深處隱藏著一種上古異獸,它所在之地,開滿了桃花。它嚼食桃花為生,五百年後,便化成人形,艷麗無比,常赤身坐在桃花樹下,宛如仙子。但它太愛惜自己的容貌,認為無論人畜,只要見到它就是對它最大的褻瀆。它將方圓百裏內的生物全都殺死,將它們的骸骨嚼碎,吐出,化為桃花瘴。那瘴氣也如它一般嬌艷美麗至極,但毒性猛烈,只要觸及半點,便立即就會死去。殺的生靈越多,桃花瘴便越是美麗。好在這種異獸多生在窮荒閉塞之區,離人甚遠,還不能成大害。卻不料重劫竟能找到桃花瘴,布為黑鐵城中的第四道屏障。

這種毒瘴,不能碰,不能觸,連呼吸都不能,最是陰毒猛惡。除非是有大風吹散,否則絕無法通行。

風?

這裏死寂閉塞,哪裏有突如其來的大風?

卓王孫心中電光一閃,他忽然明白了守護這座城的四重機關是什麽了,他也明白了鏤刻在城門上的那四句偈語的含義。

無非不空,

地水火風。

若然得解,

悟霏布控。

第一城,是無量深淵;第二城,是地火巖漿;第三城,是漆黑之霧;第四城,是桃花毒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