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彈鋏歸去暮色長(第6/9頁)

後事請見《華音流韶·天劍倫》

昨日種種已頓開,風花雪月不帶來。

劫生每看空成土,性命何妨疑轉猜。

青鳥頻傳染血碧,紅狐暗首掩城灰。

繁華瞬息指彈後,細數蒼涼暮色哀。

印度神話

印度有三大主神。分別為創造世界的大神梵天,司職毀滅世界的大神濕婆,以及守護世界的毗濕奴。在印度人的眼中,生和滅,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過程,宇宙就是在不斷的創生和毀滅中得到永恒。因此,三位大神的力量是均衡的,共同支撐著整個世界,缺一不可。

梵天(Brahma):

梵天是整個世界的創造者,平時以思考者的形象出現,常坐在山顛上為人類思考著宇宙最終極的奧義。

他擁有創生的巨大力量,整個世界為他所創造。當濕婆滅世後,負責重建世界的也是他。

梵天身著白衣,四面,四臂,分別持《吠陀》聖典和權杖,或念珠、弓、水罐、蓮花等。梵天最顯著的特征是有四個頭顱,傳說梵天本有五個頭顱,後來被濕婆斬去其中之一。

毗濕奴(Vishun):

毗濕奴是一個溫和善良的大神,他原諒世人的罪過,並督導他們向善,他負責守護這個世界,維護宇宙的秩序和和平,守護著當下的人類和眾生。祭祀濕婆需要血祭,而祭祀他,只能用鮮花。

他有四臂:一手持法螺;第二只手持一件輪寶即鐵盤狀武器;第三只手持一根權杖;第四只手持一朵蓮花。作為保護者的毗濕奴會化身下凡以匡扶正義、消滅邪惡並建立法治。

濕婆(Shiva):

濕婆,卻是三位神明中最負魅力者,他孤獨,強大,殘暴和慈悲並存。他同時是舞蹈、苦行、性力、野獸力量的擁有者,離群索居,孤獨傲慢,擁有摧毀一切的力量,一旦他決心毀滅世界,連梵天與毗濕奴都不能阻止。

濕婆藍發,藍喉,三眼。額上的天眼是極為強大的武器,當滅世之時,天眼中能噴出毀滅萬物眾生的烈焰,將世界化為劫灰。

濕婆的武器有一柄稱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征,標志著濕婆掌握風暴之力;有劍;有弓。

他的身上纏繞著三條毒蛇,一條蛇纏在他的束發之中;一條蛇纏在頸上;另一條蛇構成他的聖線。他的坐騎是白色的公牛南迪,南迪的新月形標志也時常伴隨他的左右。

濕婆一生伏魔無數,高傲殘暴,享受著信徒的血祭,邪惡的眾生都在他的怒意下毀滅,無人能擋。但他同時也是節奏韻律之神,掌握剛、柔一百零八種舞蹈。濕婆在歡樂與悲哀時都曾舞蹈,或是獨舞,或是與他的妻子一起。

他的第一位妻子薩蒂死的時候,他曾抱著她的屍體繞著世界狂舞了三周,又將自己在人間流放了七年。舞蹈既象征著濕婆的榮耀,也象征著宇宙的永恒運動,運動是為了使宇宙不朽。但是在一個舊時代結束時,他通過坦達羅舞完成世界的毀滅並使之合並到世界的不朽精神之中。

帕帆提女神(Parvati)

濕婆第一位妻子薩蒂的轉世,美麗而執著的雪山女神。她與自己的前世一樣,深深的愛著濕婆,她曾將自己浸入喜馬拉雅的溫泉中,終於用令諸神震驚的苦行打動了濕婆的心。

諸神的見證下,帕帆提終於與濕婆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成為天界最讓人羨慕的伴侶。

濕婆的妻子也有很多化身,可以是溫柔執著的烏瑪,可以是嬌媚的帕帆提(也譯作帕爾瓦蒂、帕卡),有時也變作美艷嗜殺的女戰神杜爾伽。

杜爾伽,也就是是無比強大的近難母,擁有不敗的伏魔戰績。

神話衍生

華音系列的故事,其實隱含著一個神話背景,一個以印度神話為框架、揉合了中國古代傳說的背景。這篇神話衍生,寫的正是這個背景,也是整個華音系列的緣起。

然而正如《紅樓夢》中那段天庭往事,除了在故事的開頭結尾出現、影響人物的命運之外,它並不會太多影響人物的具體行為。直到故事的結束,這個背景仍然會是隱藏的。華音系列展示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江湖世界。那些林林總總的神話傳說,如同冰山水面下的那一角,潛在的運行著。有也罷,無也罷,信也罷,不信也罷,真也罷,傳說也罷,它們給這個江湖的世界,增加了一份神奇,一份古老。

在這篇衍生中,我援引印度神話的因素,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傳說世界,許多紛紜的傳說,一般只取了其中一種,對原本的印度神話,也進行了一些合並和修改,有些和神話不完全一致之處,也不再一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