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飄搖風雨(第3/4頁)

而這恰恰就是宋國衰亡的基礎。後來遼國被金取代,也正因如此。

當時宋遼雖最為強大,但西有西夏,藏邊有吐蕃,南有大理,也都各自建國,並未遭吞並。本來宋遼互有攻防,各自屯兵演武,日夕以惕,武備之力都不敢削減。但澶淵之盟後,隨著講和日久,兩國憂患既去,都習於安樂。既然沒有憂患的動力,那麽不管是文官政治還是武官政治,都不能振乏起憒了。所以,大宋軍力日衰,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孟子那句老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當時寇準揚揚自得,以為奠定宋朝萬世基業的澶淵之盟。

所以,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未必就是件壞事。如果臥榻之側,容不得他人酣眠,那就做得絕一點,將所有的敵人,無論大的還是小的,全都消滅幹凈。那麽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金了,南宋也就不會滅亡。

而北宋的一時安樂,也就注定了要南宋來承擔這惡果。金國與偽齊互為奧援,南宋朝廷又懼敵偏安,節節敗退,大好江山,被金齊占據。

三月間,金朝元帥左都監完顏兀術會合二萬偽齊軍,在開封城西北牟施岡同宋軍會戰。李橫、牛臯等軍沒有鎧甲,被金方重甲騎兵擊潰。宋軍從此一蹶不振,到十月為止,不僅伊陽縣的風牛山寨、鄧州、隨州、唐州、襄陽府等地相繼陷落。

獨孤劍幾人混入的部隊,是戍守淮南西路的節度使劉光世的部將儷瓊所屬。在與金齊聯軍交戰中,一敗塗地,失了襄陽,正退往郢州。大軍新敗,士氣低落,只顧著逃命,哪裏還管是不是有人混入?連年交戰,兵源不足,就從當地老百姓中抓壯丁,隨減隨補,倒也真分不清楚哪些是新人,哪些是舊人。五人剛從大火裏逃出,滿臉黑灰,看上去就跟這些敗軍一模一樣。何況人人恐懼金軍,只有逃兵,沒有義勇,有來主動投軍的,軍官們高興還來不及,恐怕他們想通了轉身就走,有幾個人遞過盔甲來,敦促他們趕緊穿上。

一穿上盔甲,那就屬於正規編制了,再要逃跑,便須軍法伺候。那軍官頗為得意自己的捷才,獨孤劍五人更是大喜,搶過來迅速穿在了身上。一身盔甲穿戴好後,所有人的模樣都差不多。黑衣人再想找出他們,真是比登天還要難。五人想到此處,都是大喜。

獨孤劍見伍清薇一笑,嬌靨映日,麗彩生輝,心中動了動,將手上的黑灰抹在了她臉上。伍清薇剛要斥罵,忽然想起軍中並無女子,生生住口,狠狠瞪了獨孤劍一眼,轉過頭去細細地將黑灰塗勻了。獨孤劍見她雖是塗著黑灰,仍然細致之極,仿佛是調脂抹粉一般,絕不讓它有絲毫的不均勻之處,不禁啞然失笑。他怕伍清薇再瞪他,強行忍住了。

伍清薇拿出一面小巧的銅鏡,前後左右照著,仿佛不甚滿意,又重新塗了幾次,忽然粗聲對降龍道:“這位兄弟,要趕路就走快些,別拖拖拉拉的!”

降龍冷不防被她嚇了一跳,仔細看了許久,才(炫)恍(書)然(網)大悟,指著她道:“你……你……”

伍清薇依舊粗聲道:“這位兄弟為何見本座如此詫異?”

降龍哈哈大笑,剛要嘲笑她幾句,前面一名軍官回頭厲聲道:“不許喧嘩!”

周圍的士兵一齊看過來,眾目睽睽,降龍不禁被這氣勢壓倒,趕緊低下頭來,悶聲趕路。伍清薇低低幹笑了幾聲,軍官又再怒目相視,她也只好低頭悶走。

直走了三十多裏,大軍才停下來,駐紮在一個叫虎陽丘的小山坡上。夥頭軍埋鍋造飯,其余的士兵原地休息。五人連日焦慮奔逃,此時一旦安全,都感心神疲累,倒頭就睡下了。軍中士兵也都三三兩兩的各自休息,倒也無人來管。待到天黑時,兩個夥頭軍擔著一大桶飯過來,大聲道:“吃飯了!”

於是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大勺軍飯。歸隱子才吃了一口,就全吐了出來。那飯夾雜著菜煮的,胡亂灑了些油鹽,算是也有飯也有菜。但滋味實在難吃,飯有的夾生,有的卻已焦了,哪裏入得了歸隱子的尊口?

伍清薇有些擔心地道:“老師父,你已經好幾頓沒吃飯了,在桃仙鎮也只喝了一壺酒,難道你真的不餓?”

歸隱子搖頭晃腦道:“南方有鳥,其名鹓雛,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吾豈不如也?”

伍清薇毅然將飯菜放下,道:“師父真是有風骨!我陪你!”

獨孤劍跟降龍忍著飯菜的氣息與味道,艱難地下咽著。伍清薇輕蔑地道:“這樣的飯菜,只有豬才吃的下!”

降龍叫道:“你在桃仙鎮吃了那麽多,當然不餓了!”

伍清薇叉著腰道:“誰叫你們不吃的?你們只顧著擔心金屍銀屍,我早就吃飽了!剛好走了段路消化,可真是好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