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第3/19頁)

李益雖然知道這話是對的,但聽來卻很不入耳,到了京城之後,他耳濡目染,以及從朋友那兒聽來的故事,都告訴他一個事實,那就是為官絕不可過迂,處事絕不可過方。否則一輩子也很難擡頭,這種人只有在亂世才有明主賞識,因為亂世多明主。

太平盛世,皇帝都耽於逸樂,怎會賞識才臣呢?過圓則易招致物議,過方則必為同儕所不容,為上憲所不喜,因此,聰明一點的,就要做到外圓內方,最高明的則是當圓則圓,當方則方,既不違上峰之意旨,又能博得能臣幹吏之美名。

李益雖然在京師碰上了不少釘子,卻得到了這樣一個經驗,但他知道這些話對李升是講不通的,所以岔開話題道:“我預計有了兩萬貫,便可混到秋選,大官處打貼關節還須另外設法,現在只有七千,連一個月都撐不過,你看該怎麽辦呢?要不你回家一趟,向母親再張羅一點來,反正這筆錢總是嫌得回來的。”

李升忙搖頭反對道:“公子,家裏就是那一點薄田了,老夫人還倚著那點租谷過日子,如果再賣了,總不能要老夫人寄食別人家裏去吧。”

李益想想也的確不行,那樣一來,他這個世家子弟的身份就維持不住了,遂又道:“別家去張羅吧,反正我會還的,等我放了差,一定加倍奉還。”

李升嘆了一口氣:“公子!家鄉稱得起殷實的就是那幾戶,他們已經表示過了,那是看公子高中的份上,如今再開口,恐怕沒有這麽容易了,人眼都是勢利的,只有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的,如果他們的閑語傳到長安,對公子的前程大有不便。”

這的確是個問題,人人都以為他是宰相世家的貴子弟!剛到京師的一陣揮霍也撐起了場面,奠定了他的貴族身份!向父執老一輩的開口,可以推說客中不便,無傷顏面,如果回去告貸,李氏在長安的旁親不少,消息傳過來,他就真的罩不住了。

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真的發愁了:“回家張羅既不行。錢又不夠用,那該怎麽辦呢?”

李升躊躇了一下,終於開口:“公子,日下這七千貫如果是給一個寒士,足足可以在京師挨上兩三年的。”

李益立刻就反駁回去:“這個我知道,長安的人情你也清楚,如果我不撐起個場面,別說是今年秋試+就是等到來年秋天,也不見得能混上個差事,豈僅是考官勢利,連門上的一個雜役,也都是生就了一雙勢利眼的……”

李升笑笑道:“那當然,老奴當年也在大老爺府裏待過一陣子,這些情形豈有不明白的,該花的還是要花,只是這日常用度,可以節省就節省一點,就以往來說,在這家客棧裏,每天至少也要個百來貫的。”

“不住這兒住那兒?總不能像和尚一樣到廟裏去掛單?何況在這兒有許多方便,出門車馬就是現成的……”

李升再度笑笑:“有許多落第的舉子,為了等待下一次大選,避免往來跋涉,往往在長安賃屋住了讀書,既清靜,又可以節省開支,公子也何妨這麽辦呢,老奴目前遇見了崔家表少爺,他也正是這麽著……”

李益冷笑道:“你說明允那個書呆子,他會有甚麽出息?苦讀多年,仍然是個明經。”

(明經,是唐代士人一種資格。)“崔少爺才思雖然遲鈍一點,但做人倒很踏實,他見到公子的花費,也很為您發愁,家裏的情形,他是清楚的,他也勸您租幢房子住下,就在附近,有一所空宅,原主人也是個進士出身,此公子早兩榜,去年謀到個小差事,離京上任去了,房子空著,只有一個老媽媽守著,倒也清潔寬敞,每個月只要三百貫,公子多賞她兩百,她還可以洗衣服做飯,這樣每個月有千來貫就夠打發了。”

李益略覺動心:“你去看過沒有?”

“老奴去過了,前後兩進,六廳兩進,還有兩大院子,而且地點在新昌裏,住的也都是讀書的相公。”

李益對地點很滿意,那是外地舉子的集居地,多半是到京應試的,他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都住那兒,而且因為文人會集之處,衣冠中人也時相過往,相當適合,因此想了想才說:

“你認為可以,不妨就搬過去吧。”

李升深深了解這個小主人的個性,笑著道:“到了那兒有很多好處,公子對朋友們,可以說是為了準備秋天的大選多讀點書,這樣對那些老一輩的叔伯都有個交代,他們聽見年輕人肯上進,總是很高興的。”

李益笑了,這句話才說到他心裏去了,他倒不是為了博個好評,而是從豪華的旅邸,一下子搬到那個清寒的地方去,面子上難以交代,於是李升替他想出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是真正打動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