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4/28頁)

“這麽說,他是在利用爺了!”李益一嘆:“可以這麽說,但他也不是存心,計劃是我提的,主意是我出的,他因勢利導,小作促成而已。因為在河西,由我來遊說試探,事成與不成都不會釀成大變,是個最理想的試探方法,也正因為早有定案,所以他才敢立作決定,實時修書,更可惡的是他還借我之口,嚇姨丈一嚇,讓姨文也修下私函給我,帶來一試。”

小紅聽得呆了道:“高大人看來不似狡獪之徒!”

李益笑笑道:“他不是狡獪之徒,但至少也不是個老實人,稱得上是個頗有謀略的能臣,否則以他的年歲資歷,那有搖身一跳就是兵部尚書的職位!我在路上,還以為這件事是我一時湊巧,想出來的絕妙主意,與致沖沖,也以為到了這兒必可得到史帥的同意,直到我開口後史仲義居然大感緊張,我才知道問題的嚴重,一竅通而百竅通,我也知道了高暉擔心的問題,不在甘肅伊州及安西等郡,而是在河西中心的涼州。”

“那他為什麽不直接告訴爺呢?”

李益道:“我只是名文官,而且初放外任,年事又輕,雖然在長安鬧了不少的新聞,扳倒了幾個豪門,那不過形勢早成,在我身上發作而已,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不過我挾在中間,確也表現了一些鬼才……”

小紅笑了道:“跟爺同宗同榜的那位李賀李才子是真正的鬼才,因為他的詩句中充滿了鬼氣,至於爺嘛……”

她思索了良久,才笑著搖搖頭:“妾身倒是說不上來了,因為爺的詩文無一不佳,無所不及,無所不至,豪放、壯闊、細膩、纏綿,兼而具之!”

小紅不是一個名家,可是她的批評使李益有深獲知己之感,因為她的話,深深地說中了李益的長處。

但是遺憾的是李益無法去表示他的欣喜了,因為他算算時間,史仲義應該快來了,而他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他必須要說服小紅,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雖然,小紅的準備已經在表示要配合他的計劃了,可是這件事太不平常了,不能有一點差錯,所以小紅只是肯聽他的話還不夠的。

命令一個人,或者強迫一個人去做一件事,跟讓那個人心甘情願,自動去做一件事,效果會差得很多,前者只能做得成,而後者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李益清了下喉嚨,莊容道:“小紅,你能認清這一點就好了,像我設謀狙殺魚朝恩,朝廷久有此心,也作了各方面的準備,但是都不敢輕易發動,最後找上了我,聖上並沒有期望必有所成,只是一個試探而已,朝廷把鏟除魚黨的主力放在翼公秦氏父子的身上,他跟魚朝恩一起到郭汾陽王府來只是為了絆住魚朝恩,秦公同時發動,把魚朝恩在朝中的幾個有力死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一舉撲殺,那才是聖上的目的。這樣子一來,魚朝恩縱然走脫了也沒多大關系,羽翼盡除,就很難有所作為了。”

小紅道:“這是怎麽說呢,魚朝恩在他的私邸中養著千百武士,都是精擅技擊的江湖亡命之徒,若非黃大俠伉儷能及時勸喻他們離去,那批人也能把長安鬧翻過來。”

李益笑道:“不錯,可是那些人能夠把朝廷推翻,擁立魚朝恩而有天下嗎?”

“那當然不能,名不正則言不順。”

“不僅如此,秦朗也早作了準備,魚朝恩一死,秦朗立刻就掌握了禁軍,並不是旦夕可及的事,-定是早有安排了,正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禁軍,才敢對魚朝恩發動攻勢,魚朝恩的那些江湖死士也許能以一當十,但是絕對無法與十數萬禁軍相抗的。”

“禁軍不是由魚朝恩親自率領的嗎?他開始得勢。就是因為掌握了禁軍。”

“是的,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魚朝恩未得勢前,是掌握了禁軍,沒有什麽好處,反倒是後來跟著魚朝恩面前趨奉獻媚的小人,一個個都位居要津,享盡榮華,這種做法使得那些原本支持他的禁軍離心他附,奏家的勢力漸漸地透了進去……。”

小紅終於明白了,在別的女子是很難明白的,但他容易明白,因她是武將之後,懂得這個情形。

李益知道她已經明白了,笑笑又道:“第二件事是高暉取代於老兒,這是他跟朝廷之間的密約,早已內定,而高暉對於老兒坑陷了他的父親,一直耿耿於懷,無時不思報復,他安排的報復行動也許十分周密,但於老兒也不是個簡單的人,一直防備得很嚴,使他難以得逞,被我這無端擠了進去混攪一陣,居然把於老兒活活地氣死了,看起來似乎是我的力量,但實際上……”

小紅忙道:“實際上也是爺的力量逼死他的呀!”

李益輕嘆道:“我不過是一個新取進士,想跟手握天下兵符的兵部尚書相抗,無異以卵擊石,於老兒根本可以不加理會,就算我手中抓住了他通敵賣國的證據,也無法扳倒他的,於老兒之所以緊張得噴血而死顧忌的是高暉,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