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4/12頁)

李老夫人不解道:“這是怎麽說呢?”

盧夫人笑道:“我也是在路上聽小平說的,小平就是你妹夫的外甥劉希侯,這孩子的父母雖不是東西,他倒還不討厭,人也挺能幹,剛好在我家裏,我一聽你在這兒做法事,就把他帶來幫助你照料一下,否則這麽大的場面,我恐怕你跟英兒都照顧不下來。”

李老夫人嘆息著道:“我原打算是悄悄的請幾個和尚念一天經,還我在菩薩面前許的願,這個願許下有三年了,那還是十郎三年前剛中進士時許的,那時我倒沒指望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只求菩薩保佑他能有個正正經經的前程,為我掙一副誥命,也不枉我守了他家一場,那知道三年來他還真有點時運,居然已到了一任尚書,我想菩薩面前可不能失信,就揀定了今天。連十郎都沒告訴……”

盧夫人笑道:“告訴不告訴十郎都沒關系,這種事他也不清楚,而且他也不便出面的,但只要廟裏知道了,他們就不肯放過這個大熱鬧的好機會,每家前來應酬,少說也得賺上三五十斤的香油錢,面子是你家的,人情是你家領了,好處全歸他們所得,還有個不起勁的?

何況這樁事兒對了他們的勁兒。”

盧閏英道:“娘!到底是什麽地方對勁兒呢?”

盧夫人道:“說了你也好學學,這樁事對了幾處巧,第一是在正月裏,大家都得閑。第二,剛過了年;每家都做了幾件新衣服,正愁沒機會穿出來亮相……”

李老夫人一皺眉道:“這是佛事,可不是賽珍大會。”

盧夫人笑道:“正因為是祈願法事,是喜事,所以不禁奢華,連我這個老婆子都不好意思穿得太寒傖,更別說那些年輕了,那些來的人那個不是花團錦簇的,現在還是官位低一點的,回頭你看吧,一個賽一個,個個都是滿身錦繡。”

盧閏英問道:“娘!還有呢?”

盧夫人笑道:“還有就是十郎的官了,他年紀輕輕,卻已做到了六部尚書的一部,而京想得到內閣相台裏少不了他一個的,這種場合誰不來巴結一下,更難得是你們事前沒發帖子,大家都可以揍了來。”

李老夫人道:“我就是怕麻煩,才不想驚動人。”

盧夫人笑道:“倒是發了帖子,沒受到邀請的人反而不好意思來,你不發帖子變成人人有份,就是不想來的,怕漏了人情。也不得不來。”

李老夫人苦笑道:“這是從那兒說起呢?”

盧夫人道:“表姐,這正表示十郎的地位顯赫……”

盧閏英道:“是的,娘,李升也說了,要是十郎罩不住,即使發了帖子,恐怕還請不來呢。”

盧夫人道:“小平說,你在這時侯做這場法事,人家心裏還有個想法,以為是十郎借此看看那些人是存心要跟他過不去的,所以更不能不來了。”

李老夫人聽得臉上變色道:“我是對菩薩十分的虔誠,居然會變成這個樣子,那我們收了回去算了。”

盧夫人道:“表姐,你是怎麽了?這還是我多嘴壞了,這時候怎麽能收呢?”

李老夫人道:“怎麽不能收呢?原來我就沒想讓人知道,也沒讓人知道,更沒有意思要人隨喜捧場呀,是他們自己要來的。”

盧夫人一嘆道:“表姐,這是長安,入鄉就要隨俗,你不發帖子,就是廣開善門,來者不拒的意思,雖然是廟裏傳出去的,但這也是他們的例子,你如果怕麻煩,事前就該發出請帖,要邀請那些人家,寫得明明白白,交給知客替你一家家送去,他們絕不會少一份,也不敢多一個,你不言語,他們自然就敞開來辦了。”

李老夫人道:“這麽說竟是我的不是了?”

盧夫人笑道:“你沒問問規矩,這會兒就怪不得人,實在說這也是面子,要不是十郎這樣的際遇還不敢這麽做呢,真到了無人問津,才真是頂不下去了呢。”

李老夫人長嘆無語,盧夫人又道:“你也不想想,這麽大的廟,養著這麽多的和尚,他們又不出去化緣,全仗這種機會向外面結善緣吧。有時過不下去了,他們的主持還會自行舉辦一次法會,懇乞幾位熟識而熱心的大戶們出頭倡導來結次善緣,這也算是做次好事,你這時一收,不把主持方丈急得上吊才怪呢,他們早就準備了多少精美的素筵,還請了長安市上的名廚來掌杓哩。”

盧閏英道:“奇怪了,這麽大的事情,我怎麽一點都沒聽說呢,連親戚們來往也沒人提起過。”

盧夫人道:“廟裏的人多鬼,他們早就弄清了表姐的意思不想鋪張,要是說早了,怕你們臨時真撤了,所以一直都在暗中準備著,直到昨天才悄悄派出了大批的寺僧,挨戶挨家地通知,而且還賣足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