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8頁)

婆婆這樣說,盧閏英自是不能再說什麽,連聲地答應著,而且還矢口保證。

李老夫人果然準時啟程了,李益夫婦倆只送出了城,因為明天就要開朝,李益的事情實在是忙。

李老夫人急急地回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廷要旌表的問題,有人具奏,是一定會準如所奏的,而且旨意很快就會下來,少不得又是一番熱鬧與榮耀,她若是人在長安,旌表頒到長安,只是身受殊榮,如果頒到姑臧,就得勒石立坊,像這種永久性的紀念,是後世不朽的尊榮,這位老夫人是很有算計的。

老夫人走了,年也過了,熱鬧也過了,對李益而言,正是輝煌歲月的開始。

他正式受命拜了尚書,沒有人再反對,在過年的這一段時間內,他從容的部署,已經把阻力完全消除了。

而且他的工作也忙了起來,一面要接下禮部的一切事務,一面還要著手部署秘探的事務。

由劉家建立起來的體系,他要慢慢地加以重建,這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他已經作了準備,但是總得把舊有的勢力加以消除,這就比較困難了。

劉學鍇與學鏞兄弟倆是不會誠心誠意地交出來的,只有就手頭的數據,加上劉平的協助,一點一滴地著手進行,可是叫劉平直接地跟他接頭又不行,因為那是要他出賣自己的父親。

所以,這個工作只有讓盧閏英去跟劉平接觸。起初是在李益的家裏,但是劉平來了幾天,就被他父親發現了,嚴令禁止他再來。

沒有辦法,他們只好把地點移到盧方的家裏。

盧方是劉平的母舅,外甥來探訪母舅,那是天經地義的事,老子也管不了。

盧閏英歸寧去探探父母,也是名正言順的,所以他們在盧家接觸,碰頭的機會很多,差不多三兩天,總要碰次面。當然這些事是屬於機密性,他們都是在盧方的小書房裏面見面,有時盧方在場,有時盧方不在。

盧閏英去的時候,總帶了些秘密档案,然後又再帶了回來,當然也附著一些批注。

李益像是知道,也像是不知道,他們從不公開談這件事,也不當著人談這事。甚至於背著人在臥房中,也絕口不談,像是相互之間,有一種默契。

他只是把自己書房中的那口櫃子,隔些日子整理一次,從公事房中帶些新的數據來,把舊的數據換了去。

像這樣過了半年,終於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很微小的事,盧閏英偶而到佛堂那邊去拈香,浣紗正在念經,因為經只念到一半,沒有站起來招呼她。

盧閏英在觀音大士的繡像前燒了香,磕了頭後,發現繡像前有著一個小小的木制牌位,上面寫著“故主霍小玉永生蓮位,婢子浣紗叩立。”

這一來盧閏英可就忍不住發作了,沉聲道:“浣紗,這是誰叫你立這個的?”

“夫人!是婢子自立的,不過已經求懇得老夫人的允許。”

“老夫人即使允許了,你也得問問我,這個家是誰作主?”

“現在當然是夫人,不過婢子在進門的那一天,已經求準了老夫人,那時老夫人還在這兒,再說爺有時也到這兒來坐坐。也看見了這個牌位,都沒說什麽,婢子想應該是沒問題了。”

盧閏英冷笑道:“沒什麽問題,難道老夫人在拜佛時,也供著這個牌位?”

“沒有,這老夫人走後的第二天才做好的。”

“那麽爺呢,爺也是朝著這個牌位叩頭的?”

“爺向來不拜佛,最多上柱香。”

“好!他們都沒叩過頭,我可叩了頭了,盡管先者為大,但究竟也還有名份的差別,霍小玉還當不起我對她磕頭吧?”

“夫人言重了,小姐怎麽當得起?”

“你知道當不起,剛才我叩頭的時候,你為什麽不告訴我一聲,白賺了我三個頭去!”

“婢子那時正在念經,沒想到這上面去,再者婢子以為夫人是對菩薩叩頭。”

“我當然是對菩薩叩頭,可是你把小玉的牌位放在上面,同樣也受了我的頭,以後我還要來叩拜菩薩的,每次豈不是都得向她叩頭了?”

“以後夫人要叩拜時,婢子把牌位移開就是了。”

“今天你為什麽不移開呢?”

“今天婢子正在念經,那是不能停止的。”

盧閏英冷笑道:“浣紗,你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婢子不敢,婢子對夫人並沒有失禮之處呀。”

“看到我進來了,你居然還大刺刺地坐著,連招呼都不打一個,這還說是沒有失禮?”

“婢子正在念經,經文念到一半,所以才……”

“哼!你欺我沒進過佛堂,你又不是早晚的經課,受不得打斷的,只是隨口念念;居然真像回事了,要是你還是在做丫頭,聽說主子呼喚,也能說你正在念經,就可以不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