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春江花月夜

余杭郡、宣城郡、吳郡三郡一落,江都郡宣布投降於楊唐軍。頓時,杜伏威部和李子通部,二被截斷,形勢危急之極。

五萬大軍直入江都,虞世基、虞世南、裴矩等大批隋朝文官投靠楊唐,其中還有隋煬帝的皇後蕭皇後,以及後宮無數佳麗,甚至還有隋煬帝的幼子趙王杲,時年十一歲。

江都宮中,四千禁軍先入之內,進行排查,而宋玉致也得以先入內,統領宮女,清點諸妃,編制太監。

李播等人,與楊宣凝一起乘巨艦而來,此時已經是下午,諸人都意氣風發,只見一片晴川,水天如鏡,江水滔滔,自西而東,滾流不休,不覺心神為之大快。

周奉露出緬懷回憶的神色,悠然神往的說著:“揚州,我們終於回來了。”

周奉從龍甚早,但是到底是混混出身,才能基礎有缺陷,作到了正四品將軍,就一直沒有再進,這次因為他是揚州老人,因此也隨駕回江都。

揚州(江都),是通匯各地的水陸樞紐,尤其水路方面,處於運河與長江的交匯點,又是長江的出海海岸,其地理的優越性可以想見。

陸路方面,揚州乃東達山東、西至四川,南延湖廣的驛路大站。成為海、陸、河的樞紐要地,南北水陸轉運的中心。

像長江這種匯集天下水道的大河,誰也沒有能力完全又或長期封鎖。要把揚州重重圍困,更非容易。

“王上起於江都,今又歸於江都,可見王上實是天命所歸。”陪駕的還有一人,那就是海沙幫幫主韓蓋天,他極其恭謹的說著,海沙幫本以余杭郡為根據地,現在這情況,當然只有投靠了。

“韓卿說的不錯,寡人今日回到江都,實是感慨萬千啊!”楊宣凝平淡的說著,曾幾何時,這個本來是龐然大物的海沙幫的幫主,現在只是病貓一只,授予了水師正五品,就收編其船隊,看其低眉順耳,不敢絲毫有違的模樣,就讓人感慨人生無常。

“王上,碼頭到了,還請王上準備入城。”江都碼頭已到,碼頭上早是兵馬如雲,原本隋朝舊臣,都密密麻麻的等候其中。

“先生,隋朝多官員,先生可一一選用,能夠隨駕的臣子,都是一時之選,虞世基和裴矩獻城有功,寡人任其為虞世基為中書舍人,而裴矩為兵部侍郎。”楊宣凝說著。

諸人聽了,都不由眉毛一跳,中書舍人,始於先秦,本為國君、太子親近屬官,魏晉時於中書省內置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稱中書舍人,任起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權力日重。甚至專斷朝政。

“王上要設中書舍人?”

“正是,我設中書院,中書舍人為其官,中書侍郎為其次,掌制誥,擬草詔旨,以後以有文學資望者充任,正五品。掌侍進奏,參議表章,以後凡詔旨制敕、璽書冊命,皆起草進畫。”

“是,臣等明白了。”

既然王上心意已決,那就如此推行,只是諸臣心中都不由暗中計量,心想王上對這二人,還是相當信任的。

等到碼頭之上,頓時,黑壓壓的數萬人,一起跪拜:“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聲傳來,人人都驚,個個面面相覷,楊宣凝也眉宇一凝,顯是有些意外,這花樣,不知道是虞世基還是裴矩搞出來的。

如果是虞世基搞出來的,還是讓他日後去翰林院當個清閑官吧,不適宜當中書舍人,原因很簡單,中書舍人參與皇帝機密,要謹慎甚微,厚重淳樸,如此喧嘩取寵,實是不宜。

翰林自唐時而建,專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雖然日後演變成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專掌內命,參與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事實上取代了中書舍人的職權,到了明時,更是實權相當於宰相,非翰林不入閣成為定例。

但是,楊宣凝卻沒有準備這樣,在他看來,搞文學的,就應該有搞文學的樣子,文學家入閣為相,實是不利國政。

因此,心目中準備建的翰林院,就是首席翰林學士還是為承旨郎,正四品,屬官也設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但是主職,只允許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

諸人當然不知道這一念之間,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當下就隨著楊宣凝踏步而出,直上碼頭,楊宣凝笑吟吟,果然第一首位,就跪拜著虞世基和裴矩。

“二位卿家,獻城有功,快快請起。”楊宣凝連忙上前,親手扶起二人。

一舉動,頓時使後面降官,人人心安,看來新主子,不會薄待於他們了。

“謝王上。”二人都起身,四眸相對,楊宣凝對著邪王不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