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進蜀之定(第2/4頁)

當兵者二十歲開始服役,四十歲免役,每府定了一千人,最高長官為折沖都尉。

戰時,將領率領府兵往赴征戰;戰爭結束,兵歸其府,將帥則解除兵權。這種措施使軍隊不至於成為將帥私有,減少了軍人擁兵專擅或割據的可能性。

“稟王上,如是六等以上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的話,我方七十二郡,九十萬戶,可得府兵六十萬。”兵部尚書劉子翊早有計算,上前說著。

這一話一出,諸人都是到吸一口氣,六十萬大軍,如果訓練成正規軍,南方的確有著橫掃天下的本錢。

“甚善,就如此執行,商部可購買糧食,甚至外出掠奪,今年務必要保證訓練之糧充足。”楊宣凝說著,他知道府兵制,隨著土地兼並而瓦解,因此日後必改革軍制,但是這時,卻可以減少支出,獲得大量兵力,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我們再說說局面如何,薛仁果現在在什麽地方了?”

“王上,薛舉死前,李世民曾追擊,但是被擊退,大軍還沒有亂,退到半途,薛舉傳位於薛仁果,死後薛仁果按照父策,繼續回師。”石之軒沉聲說著:“李世民緊追不舍,而據說薛舉一死,原本隴西各郡,都有亂事,如果李世民繼續追下去,薛仁果可能無法空出時間來控制隴西,土崩瓦解之勢不遠。”

“聖上呢?”

“聖上已經許以馬換糧,看來,原本二十萬大軍之後,又在各郡征十萬軍,駐於洛陽統一訓練,看來,大征關中,已經迫在眉睫了。”石之軒作為兵部侍郎,分析的說著:“此時,關中動蕩,李閥總數就只有二十萬軍,如果李世民十萬軍不分撤回來,只怕就算有關中之險,也難以抵抗。”

魏征帶著一絲擔憂的說著:“我是李閥,必先拼死居關而守,拖得時間,而李世民趁機大攻薛仁果,以隴西各郡的情況,說不定就可大破薛仁果,這樣全無後顧之憂,才可守得關中,並且發展壯大,如是給了薛仁果喘息的機會,隴西再難輕易獲得,李閥就要二方受敵,困死關中。”

房玄齡微笑的說著:“這就看雙方誰先解決,但是就算李世民搶先在潼關被破前,大破薛仁果,回師守得關中,也必元氣大傷。”

又上前,對著楊宣凝說著:“王上,如今形式,王上不必執著巴蜀,巴蜀沿江而上,易守難攻,千裏運輸,實是得不償失,王上只要遣一師而上,能占得要口就可,如今形勢,王上等到明年,趁二家元氣大傷,一戰得洛陽,那天下幾已定了。”

楊宣凝長身而起,說著:“大善,就如此決定。”

頓了一頓,又說著:“我等現在,就只要靜觀就可,看關內關外,如何演變。”

等諸事議完,又對著侍衛值班說著:“召李靖,今日就在瓊華樓,寡人與他對月宴會。”

李靖自然知道這家酒樓,等燈上街時,他就上前,這樓處於群宴居的一處,清幽怡人,樹木婆娑,景致極美,自是少數極貴者才可用之。

他伸手摸在刀柄上,一股奇怪的感覺由冰冷的刃身流進他的手內,再流進他的心裏,他嘆了一口氣,解下長刀,給予禁衛,自己入內。

上樓之時,他心中還在思考一件事,就是現在大局的演變。

至到了這裏之後,一切事都發生得太快太速,且是一件連接一件,令他有喘不過氣來之感,更無暇真正的去思量自己的處境和定位。

徐荊一下,襄陽投誠,半壁江山已成一統,盡落楊唐之手。

而隋煬帝占洛陽,瓦崗軍群雄南下臣服,一切的一切,都使天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關中再不是一片樂土,甚至變成了眾矢之的。

記得遇到虬髯客時,虬髯客曾經贊他說:“觀李郎儀形器宇,真丈夫,日後必列公侯。”

又說著:“望氣者言太原有奇氣,使吾訪之。”

入太原。果復相見。自己謂劉文靜說:“有善相者思見郎君,請迎之。”

劉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

而李世民褐裘而出,虬髯客默然居末坐,見之心死,飲數杯,招自己說:“此人真是天子也!”

話尤在耳,但是卻天下大變,雖然太原起兵,攻下長安,但是卻沒有想象中關中之固,薛舉兵法遠超過想象,雖用盡全力殺死,但是胡教四大聖僧折其一,積蓄百年的僧兵幾乎消耗一空,再難支持李閥。

而隋煬帝返攻關中,更是雪上加霜,李閥難有天子之勢。

當日,聽見了楊宣凝得了江都,虬髯客就大吃驚的說著:“原本見他,不過白蛇,一侯一將之格局,可眼見如此,是成龍之勢也,何以為是,吾等必去觀之。”

所以才前來,結果,前幾日,虬髯客再北上時,就又密語說著:“二年不見,白蛟成龍,現在天下氣數已變,吾也不知誰是真命,賢弟可自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