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2/3頁)

本來歷史上,直到北宋,畢升才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而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制成了膠泥活字。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

明清時,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朝廷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但是銅活字已經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

因此,現在楊宣凝直接旨意,說明方法,用銅活字,雖然當時耗費很大,但是這點對國家來說,根本微不足道,分成五種字型,可滿足大部分需要,已經完成。

“王上,那其它書籍,是不是給予印刷?”魏征上前問著。

“這事先不要急,等翰林院建文書閣,先把書籍整理歸档,再統一印刷,而且,內閣組織的新朝法令,還沒有完善,等幾年再說。”楊宣凝嘆的說:“以後等新法出來,以此為政考主科。”

一國之政在於法,這點古代也知道,基本上,一部法律,前後十年時間完善,已經算了不起了,現在就是延用隋法。

見諸宰相並沒有意見,他就又說著:“寡人,取士以德,用士以才,這點是科舉原則,明年秋天,先考鄉士,至於考縣士,編寫的基本材料還沒有完成,諸卿只要把握這點就是了。”

諸人立刻應是,連世家房玄齡也沒有異色,不由使楊宣凝充滿了歡喜。

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其實通訊、生產、運輸等等技術條件都尚不足以支持帝國運轉的情況下,就必須有一個統治全國的核心思想,可以說,在古代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儒家的最大價值就是采取統一的價值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儒家的體系下成為一個大圈套小圈的同心圓,使個人、家庭、宗族、國家、天下都形成了一個類似結構的簡化模型,這大大降低了統治的成本。

世界歷史上,也只有中國采取大圈套小圈的同心圓結構,使在工業革命以前、就達到自然疆界極限的巨大帝國的真正原因,而其它國家,都難以長期維持。

中國改朝換代,只是換家天下,但是基本上文明和格局是不變,這就是儒學的作用。

現在所謂的儒家的缺點和問題,是在技術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維持一個大帝國本身所造成的種種弊病,或者說,是一種必須的代價。

因此,楊宣凝明白這點後,他就決心在科舉三步驟中,第一個取鄉士,就以儒家學問為重,考的要點是,基本上能夠形成統一的思想道德內涵底子。

而取縣士的郡試,卻在取鄉士的基礎上,入得郡中朝廷立的郡學,成為生員,而且起碼必須學習二年以上,加強系統學習——基礎明算、基礎賦稅、政治原理、基本法律,儒家內容就不考了,這些內容都還需要編寫,內容不深,但是要整體上把握軍政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和運轉原理,這樣以後的官員才能有基本的概念。

縣士可授從九品到正九品之間的官職,獲得起步仕途的起點。

至於殿試取郡士,那就是深造了。

這就是取士以德,用士以才的原則論,幸虧這時,雖然漢武帝時獨尊儒術,但是實際上根本沒有作到惟我獨尊,加上自兩漢到隋朝建立,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和動亂,統治者或重視黃老思想,或推崇佛教思想,而儒家衰微,基本上不存在大勢力了,因此,根本沒有障礙可言。

哪怕是現在儒士世家,也沒有誰覺得應該官員用儒取士,畢竟在這個時代,官員用才,還是相當正常的觀念。

換句話說,儒修道德,才修法政,這是二套系統,並且加以融合。

就在閑談之中,決定了國家大政的方向。

虞綽身為禮部尚書,又說著:“倭國又遣使來我朝,朝貢,不知王上可準備接見?”

“倭國?”楊宣凝略吃了一驚,說著。

“王上,倭國是海外一國,漢光武帝時,首見記載,賜倭奴國王印綬漢委奴國王金印,後來,倭國獻生口於漢安帝,到魏時,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使朝魏。魏賜號親魏倭王,其後,女王遣使朝晉,本朝時,攻占新羅五城,初次遣使赴隋朝貢,以後多次前來朝貢。”見他吃驚,虞綽還以為他不知道,因此解釋的說著。

楊宣凝的確不知道,但是凝神聽來,原來,二百年前,日本就已經陸續侵略朝鮮半島,並且和當時朝鮮國家發生沖突,結果被百濟國打了回去,但是只過了五十年,又派兵侵略朝鮮半島,但是高麗不斷強大,因此日本又和高麗發生沖突。

可以說,日本此時,正是建立正規國家制度的時候,但是已經不忘記侵入大陸了,只是到底兵弱人少,終不堪大事,但是歷次進貢,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希望和中原政權聯合起來,消滅高麗,使日本獲得到陸地上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