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入主洛陽

直到次日上午。

大軍又給予推進,十萬大軍,一萬騎兵,滿布於野,稱得上是人強馬壯,士氣如虹。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舉凡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的城市,均是城厚墻高,溝河護城,易守難攻,能以少勝多,故以孫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雖然說,隋煬帝帶走大部分精銳,城中雖然號稱十五萬,不過是新集的農民,無有戰鬥力,但是依城而守,如果抵抗堅決,還是不可小看。

“歷史上李唐攻打洛陽,有竇建德來救,今日,可有人乎?”楊宣凝凝視著城上,見沒有動靜,冷笑一聲。

竇建德是隋貝州漳南人。世代務農,曾任裏長,煬帝募兵征高麗,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抗拒東征,並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及後竇建德一家被隋軍殺害,建德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大業十二年,隋遣楊義臣擊破張金稱、高士達。建德招集散亡復起,於大業十三年正月稱長樂王於河間樂壽縣。

在這個世界上,雖然他起事比歷史上快速,但是直到現在,也不過五郡之主,根本沒有力量幹涉這次洛陽之戰。

日光慢移,見洛陽城上,還沒有動靜,楊宣凝又浮出一絲冷笑,就對左右問著:“破城機,到了幾輛了?”

“回稟王上,體積宏大,雪中難行,只到了二輛。”侍衛低頭應著說。

“二輛,也足夠了,推上去,叫機手聽著,如能一舉轟掉城墻上那座主樓,全體,無論上下,全部立升一級,賞金千兩!”楊宣凝森然說著:“三發之內,如是不行,軍法處置,全部斬首示眾!”

這道殘酷的旨意,立刻傳了下,頓時,二座高十數米的機車,被推了出去(本來我不想說的,但是那些諷刺偶的人實在腦殘,不得不仔細說說,這可是歷史上真的東西)

這機車,以大木為架,結合部用金屬件聯接。炮架上橫置可以轉動的炮軸。固定在軸上的長杆稱為“稍”,起杠杆作用。用一根木杆作稍的稱為單稍,用多根木杆縛在一起作梢的稱為多稍,稍數越多,拋射的石彈越重、越遠。炮梢的一端系皮窩,容納石彈;另一端系炮索,索長數丈。小型炮有索數條,大型炮多達百條以上,而這種投石機,足有二百條炮索。

每條炮索由1—2人拉曳,因此,一台機,足有四百人來拉動,所以,一組破城機,加上維修,足有五百人,編一隊而專門用之。

這在歷史上,又有個名字,叫回回炮。

元初,元世祖大舉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在城下死傷慘重,元世祖不得不遣使到波斯,調回回炮匠。制成回回炮。

這種回回炮,普通型,所用彈石重達300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而大型的,當時就可達800斤,射程200米左右。

三年之後,元世祖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機發,聲震天地,第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整個譙樓立刻崩解,入地七尺。面對這種情況,城中諸將立刻知道大勢已去,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只發一下,就讓能夠堅守五年襄陽投靠,為什麽呢?因為根本沒有戰勝希望,雖然一石是打不垮城墻,但是只要多投幾石,守城根本沒有意義。

說到這個,楊宣凝不由想起了射雕英雄傳郭靖,如果小說也講究一些邏輯的話,最後襄陽城破,郭靖就死在了這種武器上。

千斤巨石,破城碎墻,一百個郭靖也沒有辦法避免城破人亡的命運,哪怕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修煉到至高境界也沒有用。

別說郭靖了,就是這個世界的宗師,只有死路一條,也許只有成為真正破碎虛空的神,還勉強可以抵抗吧!

不過,這種投石機,高十數米,沉重無比,移動艱難之極,要下面墊滾木,上千人一起拉纖,才可移動一部,在歷史上,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除了騎兵之外,擁有回回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其實,回回炮的原理並不復雜,就是投石機的原理,楊宣凝曾經說過這種設想,但是造這樣大,這樣復雜,魯妙子領導的工部,全力加工,到現在,真正的大型回回炮,也只有十架,其它的都是小型。

大型回回炮,被名破城機,取能夠破任何城墻之意,這種專門特制的十架,可投1000斤,射程300米,幾乎已經達到木結構的極限,而且,基本上每五十發,就要散架,但是這也足夠了,因為就算居高臨下,城上無論是弩是弓,也只能及150米的打擊範圍,其實200米外,就沒有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