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回 抗倭良將

陸炳微微一笑:“我和那俞大猷比過武功,他的劍術確實強得不可思議,至於那劍法,我也不曾見過,天狼,你要知道天下的高手不止在武林之中,僧道尼姑就不說了,就是軍旅之中,也是不乏好手的,有機會你可以見見這俞大猷,他長你四五歲,可是武功卻不比你遜色呢。”

天狼不由得心馳神往:“自當如此,不過他武功雖強,卻也不能說就是良將吧,不然我也可以帶兵打仗了呢。”

陸炳笑道:“你且別心急,聽我說完。俞大猷武將世家出身,家中自有兵書戰策,二十歲上的時候,多年來一直體弱多病,臥床不起的父親終於撒手人寰,俞大猷只能棄文習武,去考武舉人,從此走上了自己的武將之路。”

“這俞大猷先是襲了自己父親的百戶之職,然後又在福建省中了武舉,嘉靖十四年的時候,他上京參加全國武舉會試,不僅弓馬嫻熟,更是在策論中寫了一篇的文章,深得時任兵部尚書,也是那任主考官的毛伯溫賞識,圈點他為全國第五名的武進士,並升為千戶,駐守福建外海的金門衛。”

“嘉靖二十一年的時候,俞大猷跟隨毛伯溫出征安南,立有軍功,升為四品都指揮僉事,那一年俺答汗開始入侵宣大一線,朝廷詔全國武勇之士前往北方邊關抗敵,俞大猷被毛伯溫舉薦到了宣府,卻不被時任宣大總督的翟鵬所重用,最後又回到了汀漳任守備。”

“今後的幾年中,俞大猷一直留在廣東一帶剿滅侗人僚人的叛亂,曾經有一次在廣東的侗人叛亂,叛賊首領蘇青石,乃是魔教的長老出身,一身邪門功夫,力能格鬥猛虎,俞大猷與之相約單獨決鬥,最後劍斬蘇青石,平定了叛亂。”

“天狼,這俞大猷身經百戰,武功高強,熟知兵法,乃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良將,奈何多年來一直不知道賄賂上官,尤其是沒有主動巴結嚴黨,曾有一次平叛時立下斬首數千的功勞,卻被嚴嵩盜其功分給自己的親信,只給他賞銀五十兩了事,所以多年來雖然戰功卓著,卻是名聲不顯。你說此人是不是良將?”

天狼長嘆一聲:“朝中奸倿當道,忠臣良將卻受到排擠,若是有俞大猷,宗禮這樣的將軍出鎮一方,我朝何至於被蒙古和倭寇欺淩至此!不過胡宗憲能用此人,也算是不容易了,陸總指揮,你說的第二個良將,又是何人?”

陸炳的雙眼炯炯有神:“這第二個良將麽,就是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新任浙江參將的戚繼光。”

天狼喃喃地回味了兩遍這個名字,突然雙眼一亮:“可是前年俺答犯京師時,曾臨時負責九門防守的那個武進士?”

陸炳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正是此人,此人的六世祖戚祥祖籍安徽定遠,當年太祖洪武皇帝起兵反元的時候,戚祥慕名而投,因為其一身武藝,人又忠誠可靠,因此成了太祖皇帝的親兵,隨太祖一生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升任將軍,後來在我大明收復雲南的戰役中壯烈戰死,太祖皇帝念其功勞,讓其子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一職,比起俞大猷家的那個世襲百戶,要高了足足三級啦。”

“和俞大猷一樣,戚繼光也是十七歲喪父,那是嘉靖二十三年的事,論年紀他比你還小了兩歲,戚繼光年紀輕輕地就襲了父職,當上了登州衛的四品指揮僉事,掌管著二十五個衛所的數萬軍戶,每年都要依律率領衛所中的士兵遠趟薊縣戍守,春去秋歸。”

“一直到前年的時候,他先是在老家中了武舉,然後又進京參加武進士的會試,由於正好碰上俺答犯京師,京中缺乏將領,臨時讓此人負責九門的防守,他雖然不到三十歲,可是行軍調度頗有名將風範,那陣子的防範做得是滴水不漏,讓俺答汗也無機可乘,最後只好撤圍離去,事後他也極力上書主張追擊蒙古軍,可惜被嚴嵩所阻,未能遂了心願。”

天狼點了點頭:“我雖然沒有見過戚繼光,但在京師時也多次聽其他錦衣衛提起過上次防守京師的事情,此人確實是良將,這回也給調來浙江了?”

陸炳正色道:“不錯,上次的事情讓胡宗憲也有所耳聞,這次他上密奏的同時,也跟皇上明言,將來遲早是要和倭寇決戰的,但在這之前,需要由良將坐鎮,訓練出足以匹敵倭寇的精兵來,現在的衛所兵實在不堪大用。”

“所以他點了三個人的名字,一個是已經戰死的宗禮,另外兩個就是俞大猷和戚繼光了,宗禮本來是帶了本部的精兵,想要以他那河套精銳為骨幹,在短期內訓練出數萬精銳出來,可惜宗禮中了倭寇的奸計,全軍覆沒,接下來只有指望俞戚二將,能在三五年內就地募兵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