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退而求其次

中軍大帳之中,陳風崇和孫向景兩人對陳同光的回答雖然感到失望,倒也不出意外。按照陳同光二十年前的行事作風和一應習慣,加上兩人沿途不斷收到的,來自於京中和西北各地官府的隱秘消息簡報,其實已然對陳同光會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有了一個較為準確的預判,兩人自身其實也已經有了相應的決定和打算。

饒是如此,此刻帳中還是迷之沉默片刻,陳風崇和孫向景對視一眼,臉上都是有些失落。陳同光自己也知道兩人來意目的,自然能夠想到自己的一番話會對兩人產生怎樣的影響,一時也就沉默不語,等兩人說話。至於他身邊的副將小兵們,更是個個臉上神情豐富,心中思緒萬千,又是感動於陳同光的大仁大義,又是對兩人的來意抱有一絲好感,一時難以自持。

片刻之後,陳風崇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陳將軍鞠躬盡瘁,為國為民,晚輩佩服。既然陳將軍不願離開西寧,晚輩兩人願意守衛陳將軍近旁,保護將軍平安。”說著話,陳風崇轉頭看了看孫向景,見他也是微微點頭,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又是覺得有些抱歉不忍。

陳同光聽了這話,也是覺得莫名感動。他自是知道當年就走小兒子的人物是武道大家,如今小兒子找上門來,說出這等話語,自然是在武道上得到了傳授,應該是有了十分不俗地修為,也是倍感欣慰。只是這西寧市邊防重鎮,近日的消息又表明西夏只怕是有大動作在準備,饒是他帶兵多年,也不敢說手握勝券,也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冒險,一時踟躇。

不等陳同光說話,旁邊的一位年輕副將已經向前一步,微微哂笑,說道:“兩位少俠的好意,陳將軍自然是心領。只是如今宋夏交戰,局勢緊張,西夏更是高手如雲,就是老將軍這幾日也受了兩次暗殺。軍中規矩森嚴,一來不能收留來意不明之人,二來兩位年紀輕輕,只怕也不是西夏高人的對手,只怕遇事難以相助,還白白斷送了性命,卻是不美。”

副將的話還沒說完,就覺得面前一股冷風刮起,不由微微眯眼。再睜眼時,這副將驚訝地看見自己腰間的大刀被陳風崇握在了手中。看陳風崇輕松悠閑,似乎從未舉動的樣子,直叫這副將心中驚懼,後背發涼,一時又是有些遮不住臉,低吼一聲,就要向前奪回大刀,一時又覺得腰間一緊,難以舉動,轉頭一看,卻是孫向景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後,伸手拉住了他甲胄上的腰帶。

軍中不乏高手,也有武道流傳。像是龐太師那等人物,甚至能從軍隊中抽出一眾高手,組成自家私軍府兵,威力之大,甚至可以抗衡一般武林門派。只是大宋自太祖始,都是奉行招流民進軍的政策,一應兵將的根骨體質自然不如練武之人,或有缺失;加上軍營中流傳的武功不過是最末一等,更多還是注重行伍陣法,對個人實力不是十分推崇,自然也難出高手;更何況名師才好出高徒,江湖與廟堂相互制約,武林前輩自然不會去指點軍中兵將練武,也是限制了其實力的發展。

陳同光身邊這個副將,其實多少還是修煉有一些武術,一手鬼頭大刀在軍中也算拔尖,年紀輕輕就有了不小的作為,這才能成為副將。只是年輕人一時在小環境拔得頭籌,自然容易膨脹驕傲,迷失自我,卻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人品性也算正直,只是這些年來愈發眼高於頂,始終覺得大宋的軍隊時刻可以碾壓一眾武林門派,自己的修為在武林中也算絕頂高手,任誰來也不放在眼裏,言語多有冒失沖突之處。

要說軍隊能抗衡武林,這倒是不假,畢竟朝廷掌握天下大勢,享有無盡人力物力地支持,皇帝口含天憲,一言既出,血流成河,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真實不虛。不過要說這副將的武功絕頂,卻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要是說給太和真人知道,只怕他要笑得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一個刀法小成,有些根基,可惜內勁都不曾修煉出來的人物,別說是一眾絕頂高人,就是陳風崇也能揮手將其擊敗,孫向景單靠拳腳武功也是實力碾壓。

兩人這番動手,倒也不是激於義憤,故意給人難堪,而是必要時候顯露些本事,卻是更好叫陳同光相信,以便留在他身邊保護些時日。畢竟兩人來路不明,一應師承門派都不曾透漏,身懷的陸憑又是言語奇怪,頗有漏洞,叫人不得不防,也是難以相信。如今一動手,一來向眾人證明了自身的實力,二來也是隱隱有表明自己並無惡意,洗脫嫌疑的意思。畢竟以他兩人表露出的招式,若是有心刺殺陳同光,只怕這大帳之內還是無人能擋的。

當然,真有人能刺殺了陳同光,能不能出這大營,就要兩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