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父母愛子義

陳風崇和孫向景在西寧城,日子就要好過上不少。

原本陳同光是說好,約兩人中午在將軍府相會,然後仔細安頓兩人,順便討論下一應的保護措施和需要的支持。只是當天早上,軍中傳來密報,西夏人在邊境又集結了大軍,似乎準備南下入侵,一時叫陳同光軍務纏身,暫時走不開。

二月之初,西夏人便已經大舉進攻過渭州一次,戰事至今不曾結束,前線的韓琦和範仲淹還在苦苦抵抗,揣摩西夏人的進攻路線。如今又有大軍壓境,實在叫陳同光這邊重視非常。若是西夏兩路進軍,在進攻渭州的同時攻下西寧,夾擊前線軍隊,勢必會對大宋的兵力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可能一舉決定兩國戰局。

好在邊境上的探子源源不斷地回報信息,說之前所報應屬誤報,陳同光再三確認之後,才略微放心,但還是坐鎮大營,直到當天晚上才回到了城中將軍府。

其實剛開始接到軍報的時候,陳同光心裏也是滿滿的疑惑。以著西夏的軍力和人員,不大可能擁有兩線作戰的能力。加上西寧毗鄰吐蕃,吐蕃現任贊普唃廝啰剛剛受了趙禎的冊封,作為“檢校太保充保順、河西等軍節度使”,正是與大宋一同對抗西夏的時候。西夏如今進攻西寧,只怕是要冒天大的風險,也討不了什麽好去。

也正是因為有這一重消息,陳同光才敢返回城中,將大營中的一應事務交給自己的副將處理。否則依著他對軍務的嚴謹認真,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離開大營的,就算是自己失散二十年的兒子到來也不行。

處理了一天的軍務,陳同光回到家中之事已是疲憊非常。畢竟是五十多歲的老人,年對這等晝夜不息的軍務還是覺得力不從心。好在有陳風崇的到來作為動力,才叫的陳同光有力量支撐下去,知道自己就算不為了官位,單為了西寧百姓和身在西寧的家人,也好守住西寧,萬萬不能有絲毫的偏差,不敢懈怠。

也是因為如今渭州一帶戰火蔓延,陳同光才能接受陳風崇暫時留在西寧。相比起返回中原的道路戰火,西寧城暫時還算安全,他也願意將兒子先留在此處。日後就算西寧城陷入危險,自己也有大隊兵馬鎮守,留在城裏可謂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等著渭州一戰結束,西夏人退兵之後,陳同光是無論如何也要將陳風崇送走的。

無論如何,陳同光回到家中之事,自家夫人已經親自下廚,準備了一桌飯菜,招待他和陳風崇。

酒席宴間,老夫人的情緒穩定了不少,盡顯大家風範,一應招呼都是十分合適妥當,叫陳風崇和孫向景兩人吃了一頓十分舒服的飯菜。因著看見了房中擺設,陳風崇知道老兩口大概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雖然還不知道是哪裏露了馬腳,不過他倒覺得這也正好,省的大家互相之間不甚放心,許多事情做起來也不很方便。

想通了這一節,陳風崇雖然還沒有自行挑明,不過言語舉止上倒是放開了許多。雖然面對著陳同光,他還是有些尷尬以及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不過既然身份確認,他也就再一次從更深的角度勸陳同光離開西寧。

陳同光還是十分固執,完全不接受陳風崇的勸說,只是又和他詳細說了如今西寧的情況,直說自己實在不走不開,也放不下西寧一城的百姓,時刻掛心他們的安慰。這番話從陳同光嘴裏說出來,更像是他為自己當年決定的一個解釋,給自己的兒子一個交代。

對當年的事情,陳同光其實是知道妻子和兒子對自己的怨恨的。他以一家老小為賭注,拯救了西寧一城百姓性命,雖然對得起天地良心,卻對不起因此而家破人亡的妻子兒子。特別那年大兒子陳睿在台風中喪命之後,陳同光反復詢問自己,當年是否做得錯了,直到最後,他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為一城百姓有所付出,就算重來一次也是無悔。

陳風崇自然能聽出陳同光話語中的意思,自己也不願意多糾纏當年的事情。畢竟已然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後悔,如何憎恨,都是不能改變分毫。時間不能倒流,日子卻還要過,他這些日子在孫向景的勸解之下,看開了不少,要不是繃著面子,幾乎就要與父母相認,又怎麽會對陳同光當年的作為再有怨恨。

老夫人看著兩人言語間並無什麽芥蒂不妥,心中自然也是安慰。白日裏她與陳風崇相見之時,兩人已經重建了多年的親情紐帶,再無芥蒂,自己對這個兒子也是滿心的喜愛以及愧疚,恨不得將人世間最好的東西一一捧到他的面前,以彌補這二十年來自己作為母親不曾盡到的責任。

只是有一件事情,叫老夫人十分掛懷,不得不出言詢問。原來家人回報說,白日裏陳風崇和孫向景各自進了房間,不多時孫向景就去了陳風崇那邊,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客房。老夫人愛屋及烏,對自家兒子的好兄弟自然也是一般疼愛,生怕是有哪裏沒有招待到位,叫孫向景有了不滿,不願意住下,故而借著吃飯的時機,小心問了陳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