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活在狼群中的羔羊(第2/2頁)

“是。”跪在地上的宦官應道,然後他站起身子,沖著殿外喊道:“宣西涼北通玄覲見!”

嗒!嗒!嗒!

而一道馬靴與地面撞擊聲音就此響起。眾人皆轉頭循聲望去。

只見一位身材修長的中年男子,身著一襲黑色甲胄,漫步而來。

他一頭青絲被一絲不苟的高高盤起,用一枚玉簪串起。他長得很是俊俏,但眉目間透著一股陰柔,嘴唇如飲血一般猩紅。而所過之處,一道淡淡的血腥氣四散開來。

他就這樣目不斜視的走到了聖皇台下,他半跪下身子,低著頭沉聲說道:“末將北通玄賀壽來此,還請陛下降罪!”

“哈哈!”聖皇的臉上卻毫無惱怒之意,他放聲一笑,說道:“愛卿在歸途替朕平了一處匪患,此來大功,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是。”北通玄如此說道。他從地上站起了身子,如同一座雕塑一般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愛卿,朕前兩日收到奏折,說你十數日前一人帥五百鐵騎奇襲蠻將呼延佐的後方,解了萊雲城之危,可有此事?”聖皇斟滿一樽酒,看向北通玄問道。

“確有此事。”北通玄沉聲應道,他說這話的時候腰身依舊聽得鼻子,眼睛虛望著前方,似乎絲毫沒有因為此事而有絲毫自傲。

“好!”但聖皇卻顯得很高興,他猛地一拍眼前的案台,說道:“英雄出少年啊!北愛卿年歲看來不過三十歲左右,卻勇氣過人,該賞該賞。”

這些年來能讓聖皇如此贊譽的人並不多,或者說幾乎沒有。則按理來說應當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北通玄臉上的神色卻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變化,他只是極其平淡的點了點頭,口中說道:“陛下謬贊,末將實不敢擔。”

“愛卿不必自謙。你容寡人想想究竟該賞你何物?”說著,聖皇坐回了他身後那把龍椅,像是很苦惱一般抓著自己的胡子苦苦思索。

“陛下。”這時,司馬詡再次站了出來。他拱手低頭如是說道:“你忘了魏靈神將為國捐軀,這大魏二十四神將之位便空出一個名額。”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大魏神將是何等高的榮耀,哪一個不是浴血沙場數十年的榮耀。而眼前這位北通玄,雖然小有名氣,但比起那些馳騁沙場多年的老將卻差之千裏。

杜緯一死,不知有多少人盯著這個位置,豈能讓與北通玄這個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後生多了先機。但此議卻又是司馬詡提出,在場諸人雖然心中不忿,卻又猶豫躊躇不敢言說。

“恩?”聖皇的眉頭一挑,他坐起身子,一雙虎目閃著駭人的光彩死死的盯著眼前這個老者。但老者卻猶若未覺,低頭拱手恭恭敬敬的立在那裏。

“眾愛卿覺得如何?”

聖皇的聲音猶如驚雷一般忽的響起,原本因為司馬詡的提議而變得嘈雜的太和殿再次如鬼魅一般靜了下來。

台下的文武百官皆低下了頭,他們自然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可司馬詡的意思卻又不是他們敢忤逆的。所以他們在此刻皆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沉默。

這樣的詭異寂靜大概持續了二十息不到的時間。

一個聲音,打破了這樣的沉默。

那是一位身著白衣的少年。

他的眼眶還有些浮腫,手臂的衣袖處還纏著一張黑色的布條。

這樣的布條。在大魏,只有家中有長輩去世時,才會帶上的。

那少年排眾而出,走到聖皇台下,拱手低頭。說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值當講不當講。”

聖皇的眼睛忽的眯了下來,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但說無妨。”他這麽說道。

而那位低著頭的老者,他的半眯著的眼睛裏也在這時,閃過一道精光。

“北將軍在西涼屢立奇功,素有威名。雖是儒將,但勇氣過人;雖資歷尚淺,但家父在時也常與我說,北將軍用兵如神,他自愧不如。”

“想我大魏現在雖是太平盛世,但北有妖族,西有蠻國。群狼環視,邊防之事,容不得一絲懈怠。先父已亡,但神將之位卻不可空缺。如今放眼朝野上下唯有北將軍可堪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