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元帝遺寶(第5/13頁)

“六丈深!”地洞深淺,樂之揚一聽便知。

眾人半信半疑,鐵木黎審視洞穴,沉吟一下,說道:“楊恨,回家取繩索來!”停頓一下,又道,“帶一些水糧火燭。”

楊恨應了一聲,上房消失,過了時許,再次出現,斜挎繩圈,後背包裹,見到鐵木黎,雙手遞上。鐵木黎接過說道:“那欽,楊恨,你倆留在上面、警戒四方,但有可疑之人,統統格殺勿論。”

楊恨點一點頭,縱身上房,潛伏不動,乍一看去,儼然融入屋脊,不見半點兒形跡。

那欽則撮起嘴唇,發聲尖嘯,嘯完以後,天上傳來數聲鷹唳,忽長忽短,儼然呼應一般。

樂之揚應聲望去,兩只蒼鷹展翅高飛,盤旋不去。原來,那欽蓄養鷹雕甚多,此來中原,隨身攜帶三只心愛金雕,其余鷹隼放飛邊陲,任其所之。金雕死於“飛雪”爪下,那欽返回北方,重新召集鷹隼,以為探子。冷玄金龍亭失風被擒,這些猛禽也頗有功勞,今有獵鷹在上警戒、刺客在下潛伏,尋常人等靠近茶莊,均是必死無疑。

鐵木黎交代完畢,也不招呼眾人,將繩索系在鐵環之上,縱身一躍,滑入地穴。斯欽巴日緊隨其後,沖大師遲疑一下,也帶著冷玄下去。樂之揚回頭看向葉靈蘇,少女輕皺眉頭,飄然一縱,挽住繩索,沒入黑暗。

陷身此事,本非樂之揚所願,可是事已至此,萬無葉靈蘇只身犯險的道理。他無奈嘆一口氣,也跳入地穴,抓住繩索,滑向洞底。

洞中陰暗潮濕,四周巖石嶙峋,用手摸去,均有鉆鑿痕跡,草率粗陋,足見開拓倉促。樂之揚想象家國將傾、都城將破,末代元帝匆匆封閉洞穴、倉皇離京的情形,不覺心生感慨:“人死了,國也破了,空留寶藏又有何用?不過引來後人爭奪殺戮罷了。”

落到地面,忽見火光一閃,鐵木黎點亮燭火,火光延伸向前,照亮一個洞窟。洞壁多為巖石,泥多石少的地方用條形青石堆砌支撐,乍一看去,斑駁不堪。

沖大師笑道:“此間隔絕人間、暗無天日,那欽若有歹念,封閉入口,咱們這些武學高手,統統都要爛在這兒。”

鐵木黎冷冷說道:“既然如此,你還下來作甚?”

沖大師笑道:“佛祖有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真會貼金。”樂之揚冷笑,“你六根不凈,五欲尚存,明知是個火坑,也忍不住跳下來尋死。”

沖大師笑道:“貧僧自尋死路,你聰明賢德,又下來幹什麽?”樂之揚笑道:“沒人看戲,你豈不無趣?”

“有理。”沖大師笑了兩聲,“樂之揚,你就不怕那欽、楊恨懷有異心?”

樂之揚不願示弱,默不作聲,忽聽鐵木黎沉聲說道:“那欽、楊恨忠心師門、絕無二念。本尊在此,一切無虞,本尊不在,哼,那可難說了。”

沖大師笑道:“這麽說,小僧須得緊跟國師才行。”

交談間,眾人深入洞窟,甬道悠長,越往裏走,越見寬敞,壁上可見鏤刻印記,每走十余步,便見神龕浮雕,內有神佛造像,精細奇異,中原所無。沖大師掃視雕像,冷笑道:“佛法不修,偶像橫行,大元之亡,八思巴難辭其咎。”

元初,八思巴覲見忽必烈,後者尊其為師,引入吐蕃密宗,後世皇帝王侯多為信徒。八思巴坐化以後,吐蕃僧眾後繼乏人,賢明者少,粗陋者多,不以佛法約束皇權,反而助紂為虐,做下許多荒誕惡行。故此元亡之後,吐蕃僧人也難以立足,玉石俱焚。沖大師所言雖是實情,但從他口中說出,好比猛虎談素、毒蛇論牙,別扭古怪,無以服眾。

鐵木黎突然止步,說道:“這兒有些古怪。”斯欽巴日問道:“怎麽古怪?”

鐵木黎說道:“我算過,至此兩百余步,走了這麽遠,怎麽還沒見到寶藏?再說這些雕刻,耗費人力心血,卻放在不見天日的地方,真是莫名其妙。”

沖大師笑道:“這些雕像是密宗大夜叉王,也名寶藏神,掌管天下財富,放在這兒,倒也應景。”

“什麽狗屁夜叉,齜牙咧嘴,討厭得很。”斯欽巴日望著雕像,心頭煩悶,呼地一拳揮出,砰,石雕粉碎,神龕後嘁哩喀喳,響起一連串奇聲怪響。

“不好……”沖大師叫聲出口,兩側石壁裂開,出現四方小孔,嗖嗖嗖,孔內躥出弩箭,既多且密,勁急淩厲,樂之揚聽見聲響,便知兇險,故而動作奇快,抓住葉靈蘇的手腕,縱身跳出,還沒落地,噗,燈火已被射滅,四周一團漆黑。

樂之揚耳力通玄,縱在黑暗之中,耳力所及,無微不顯,他抓著葉靈蘇,或跳或躍,連翻帶滾,鉆過弩箭間隙,仿佛斜風細雨中穿梭的一對燕子。

颼颼聲響個不停,箭雨連綿不盡,射了半盞茶的工夫,方才慢慢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