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五湖廢人(第4/18頁)

黃蓉向郭靖打個手勢,反向後行,莊中道路東轉西繞,曲曲折折,尤奇的是轉彎處的欄幹亭榭全然一模一樣,幾下一轉,哪裏還分辨得出東西南北?黃蓉卻如到了自己家裏,毫不遲疑的疾走,有時眼前明明無路,她在假山裏一鉆,花叢旁一繞,竟又轉到了回廊之中。有時似已到了盡頭,哪知屏風背面、大樹後邊卻是另有幽境。當路大開的月洞門她偏偏不走,卻去推開墻上一扇全無形跡可尋的門戶。

郭靖愈走愈奇,低聲問道:“蓉兒,這莊子的道路真古怪,你怎認得?”黃蓉打手勢叫他噤聲,又轉了七八個彎,來到後院的圍墻邊。黃蓉察看地勢,扳著手指默默算了幾遍,在地下踏著腳步數步子,郭靖聽她低聲念著:“震一、屯三、頤五、復七、坤……”更不懂是甚麽意思。黃蓉邊數邊行,數到一處停了腳步,說道:“只有這裏可出去,另外地方全有機關。”說著便躍上墻頭,郭靖跟著她躍出墻去。黃蓉才道:“這莊子是按著伏羲六十四卦方位造的。這些奇門八卦之術,我爹爹最是拿手。陸莊主難得倒旁人,可難不了我。”言下甚是得意。

兩人攀上莊後小丘,向東望去,只見一行人高舉燈籠火把,走向湖邊。黃蓉拉了拉郭靖的衣袖,兩人展開輕功追去。奔到臨近,伏在一塊巖石之後,只見湖濱泊著一排漁船,人眾絡繹上船,上船後便即熄去燈火。兩人待最後一批人上了船,岸上全黑,才悄悄躍出,落在一艘最大的篷船後梢,於拔篙開船聲中躍上篷頂,在竹篷隙孔中向下望去,艙內一人居中而坐,赫然便是少莊主陸冠英。

眾船搖出裏許,湖中海螺之聲又嗚嗚傳來,大篷船上一人走到船首,也吹起海螺。再搖出數裏,只見湖面上一排排的全是小船,放眼望去,舟似蟻聚,不計其數,猶如一張大綠紙上濺滿墨點一般。大篷船首那人海螺長吹三聲,大船拋下了錨泊在湖心,十余艘小船飛也似的從四方過來。郭靖與黃蓉心下納罕,不知是否將有一場廝殺,低頭瞧那陸冠英卻是神定氣閑,不似便要臨敵應戰的模樣。

過不多時,各船靠近。每艘船上有人先後過來,或一二人、或三四人不等。各人進入大船船艙,都向陸冠英行禮後坐下,對他執禮甚恭,座位次序似早已排定,有的先到反坐在後,有的後至卻坐在上首。只一盞茶功夫,諸人坐定。這些人神情粗豪,舉止剽悍,雖作漁人打扮,但看來個個身負武功,決非尋常以打魚為生的漁夫。

陸冠英舉手說道:“張大哥,你探聽得怎樣了?”座中一個瘦小的漢子站起身來,說道:“回稟少莊主,金國欽使預定今晚連夜過湖,段指揮使再過一個多時辰就到。這次他以迎接金國欽使為名,一路搜刮,是以來得遲了。”陸冠英道:“他搜刮到了多少?”那漢子道:“每一州縣都有報效,他麾下兵卒還在鄉間劫掠,我見他落船時眾親隨擡著二十多箱財物,看來都很沉重。”陸冠英道:“他帶了多少兵馬?”那漢子道:“馬軍二千。過湖的都是步軍,因船只不夠,落船的約莫是一千名左右。”陸冠英向眾人道:“各位哥哥,大家說怎樣?”諸人齊聲道:“願聽少莊主號令。”

陸冠英雙手向懷裏一抱,說道:“這些民脂民膏,不義之財,打從太湖裏來,不取有違天道。咱們盡數取來,一半俵散給湖濱貧民,另一半各寨分了。”眾人轟然叫好。

郭靖與黃蓉這才明白,原來這群人都是太湖中的盜首,看來這陸冠英還是各寨的總頭領呢。

陸冠英道:“事不宜遲,馬上動手。張大哥,你帶五條小船,再去哨探。”那瘦子接令出艙。陸冠英跟著分派,誰打先鋒、誰作接應、誰率領水鬼去鉆破敵船船底、誰取財物、誰擒拿軍官,指揮得井井有條。

郭靖與黃蓉暗暗稱奇,適才與他共席時見他斯文有禮,談吐儒雅,宛然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哪知竟能領袖群豪。

陸冠英吩咐已畢,各人正要出去分頭幹事,座中一人站起身來,冷冷的道:“咱們做這沒本錢買賣的,吃吃富商大賈,也就夠啦。這般和官家大動幹戈,咱們在湖邊還耽得下去麽?大金國欽使更加得罪不得。”

郭靖和黃蓉聽這聲音好熟,凝目看時,原來是沙通天的弟子,黃河四鬼中的奪魄鞭馬青雄,不知如何他竟混在這裏。

陸冠英臉上變色,尚未回答,群盜中已有三四人同聲呼叱。陸冠英道:“馬大哥初來,不知這裏規矩,既然大家齊心要幹,咱們就是鬧個全軍覆沒,那也是死而無悔。”馬青雄道:“好啦,你幹你們的,我可不搞這鍋混水。”轉身就要走出船艙。

兩名漢子攔在艙口,喝道:“馬大哥,你斬過雞頭立過誓,大夥兒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馬青雄雙手揮出,罵道:“滾開!”那兩人登時跌在一邊。他正要鉆出艙門,突覺背後一股掌風襲來,當即偏身讓過,左手已從靴筒裏拔出一柄匕首,反手向後戳去。陸冠英左手疾伸,將他左臂格在外門,踏步進掌。馬青雄右手撩開,左手匕首跟著遞出。兩人在窄隘的船艙中貼身而搏。郭靖當日在蒙古土山之上曾與馬青雄相鬥,初見陸冠英出手,料想他不易取勝,豈知只看得數招,但見陸冠英著著爭先,竟然大占上風,心下詫異:“怎地這姓馬的忽然不濟了?啊,是了,那日在蒙古是他們黃河四鬼合力打我一個,此刻他四面是敵,自然膽怯。”殊不知真正原因,卻在於他得洪七公指點教導,幾近兩月。天下武學絕藝的“降龍十八掌”固然學會了十五掌,而這些時日中洪七公隨口點撥、順手比劃,無一而非上乘武功中的精義,盡為“江南七怪”生平從所未窺的境界。郭靖牢牢記在心中,雖然所領悟的不過十之一二,但不知不覺之間武功已突飛猛進,此刻修為,已殊不遜於六位師父,再來看馬青雄的武功,自覺頗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