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奇峰叠起(第5/14頁)

小蛟兒說:“鳳鳳,你不能這麽說。”

“我不這麽說,該怎麽說?好呀!那我們全部隱居山林,潔身自愛,讓壞人去任意胡作非為,甚至見死不救,怎樣?”

“老衲怎會讓惡人胡作非為和見死不救?”

“那你為什麽要阻止公孫大哥在江湖上行走?”

“女施主,自古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全部都報。”

“我才不相信什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我看見過不少的好心善人,都沒有什麽好報的,不是給人欺淩便是含冤而死,有的還任由惡人折磨宰割,遼拜佛求神保佑,結果還不是給折磨死去,家散人亡?而一些匪徒和奸險小人,不是腰纏萬貫,便是高居其位,享不盡的豪華富貴,死後反而有和尚、道士給他念經超度。這又報應在哪裏了?就算他死後劣跡暴露,咒罵他又有何用?”

公孫白擊手而說:“妙哉!好一番洋溢大地正義之辭,可圈可點。試看古今多少忠直正義之士,死時極慘,有的死後無名,上天報應在哪裏了?在下愚見,應該在這些惡人、奸險小人殺人害人之時,正義之士及時將他們除掉,還可以挽救一些善良的人們免受其辱才是。”

小蛟兒也暗暗點頭,心想:是呵,要是黃岐士、端木一尊這些惡人不早日除掉,那他們又不知要害多少無辜的人。

半晌,無心大師說:“老衲不過勸人為善而已。”

甘鳳鳳說:“喪心病狂的惡人你勸得他向善嗎?老和尚,要是你能勸得神風教的教主向善,我和公孫大哥,不用你擺棋分勝負,我們就自動隱歸山林,不再行走江湖。”

“女施主這話當真?”

“老和尚,我們擊掌而誓怎樣?”

“有女施主這句話就夠了!何必擊掌?”

公孫白說:“大師!那我們一言為定。”

“行!一言為定。”

甘鳳鳳說:“老和尚,在你沒有勸得他們向善之前,我們各行其道,你行你的善,我們幹我們的事,你可不能在我們身上打什麽主意。”

“阿彌陀佛!女施主,其實你我殊途同歸,你們除暴,也就是行善。”

“老和尚,我們只會用劍行善,可不同你會用嘴巴。”

“老衲只求施主別太多殺生而已,體念上天有好生之德。”

公孫白問:“大師,你要不要去江南走走?還是不出山?”

甘鳳鳳說:“大師,你真的要勸那幾個魔頭向善,只有下山去尋找他們,他們絕不會跑到你這個東林寺的。”

“看來,老衲是要下山走走了!”

甘鳳鳳笑起來:“老和尚,這就對啦!不過,你看到這幾個魔頭,在勸他們向善時,最好小心一點,別叫他們將你的腦袋摸了去,不然,你這張嘴也沒用啦!”

無心大師一笑:“放心,老衲在這一點上,還是可以自保的。”

說著,兩位僧人已送晚飯來,還點起了兩個防風的燈籠,掛在涼亭裏,這真是一次十分別致的晚餐,菜也頗為精美:韭菜、豆腐、腐竹粉絲、大白菜、發菜、木耳,還有一小碟鹹蘿蔔,粥、飯都有,這是東林寺接待貴賓的菜式了。

小蛟兒和甘鳳鳳一早吃過飯出來觀風景,到現在只喝過兩杯清茶,沒吃過什麽東西,的確也有些餓了,於是也不客氣坐下吃飯。飯後,公孫白、小蛟兒和甘鳳鳳略坐一會,便起身向無心大師告辭,在黑夜中離開了東林寺。

路上,小蛟兒問公孫白:“大哥,你今夜裏住在哪裏?”

“愚兄住在護國寺的文殊台上,那裏不但清靜,也是觀廬山雲海的好地方。賢弟住哪裏?”

“小弟在牯嶺小鎮上的一間客棧裏。”

甘鳳鳳問:“大哥,你明天不會離開廬山吧?”

“怎麽!?甘姑娘有事?”

“你要是不走,明天能不能帶我們在廬山玩?我們可是人生地不熟,不知哪裏風光最好看的。”

“甘姑娘既然這樣說,我怎敢不留下?”

“那我們多謝你啦!”

小蛟兒問:“不會阻礙大哥吧?”

“不會,不會,賢弟怎麽這樣說?愚兄也想和賢弟多相處兩天。”

甘鳳鳳又問:“明天幾時來找大哥?”

“愚兄辰時在文殊台上相候。”

小蛟兒說:“大哥,我們一定準時到來。”

“賢弟,我看你們別住那間客棧了!明天就搬來和大哥一塊住。”

“好的。”

※※※

第二天辰時,小蛟兒和甘鳳鳳帶了行囊,前來文殊台,果然公孫白已在等候。公孫白照會護國寺的知客僧,安置好小蛟兒和甘鳳鳳住下後,用過早點,便向西南下行。

甘鳳鳳問:“大哥!我們觀在去哪裏?”

“龍首崖。”

“龍首崖!?那裏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