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怪影重現(第5/11頁)

現在江西的形勢是南北對峙,有朝一日,黃雙翼將會一統江西。其實,江西的形勢比湖廣俏夜叉所處的形勢更為嚴峻,因為俏夜叉是黃岐士的侄女,端木一尊不敢做得太過分,擔心引起黃岐士的生疑和猜忌。而余羽卻處於東南西北教主心腹的包圍中,余羽看到這一點,文石更看到這一點。這可以說是神風教內部的紛爭和明爭暗鬥,此外還有各總堂之間的摩擦,只不過對外,形成表面上的統一和團結,這也是龐大的神風教日後毀滅的原因之一。

喪事過後三天,野心勃勃的贛南子與江湖狂生公孫白在滕王閣下交鋒了!

交鋒前,贛南子也曾向余羽稟報,余羽心中早已明白這場比武的用意,公孫白是在暗中幫助自己,除掉總堂這一只忠於黃岐士的走狗,但在表面上仍勸贛南子取消這一場比武交鋒,說:“道長,江湖狂生公孫白雖然為人傲慢無禮,但也是俠義道上的人物。在武林中頗有聲望。道長勝了他也不大好,敗給他更傷了我們總堂的銳氣,依我看,還是取消吧。”

贛南子急於在武林中揚名顯威,更想挽回自己慘敗給瘋癲二怪的面子,說:“總堂主,貧道就是要教訓這狂生,以免他目中無人。這次比武,貧道只是約他單打獨鬥,是一般武林中人的比試,並不代表神風教。真的敗了,也不會給總堂丟面。”

余羽嘆了一聲:“既然這樣,道長以個人的身分與他交鋒,我也不敢強勸,望道長小心才是。”

“總堂主放心,貧道自會小心。”

“道長最好請文石賢弟和無心大師一塊前去,萬一發生事變,也好有個接應。”

這樣,贛南子便與文石、無心女尼帶了幾名親隨(其中有教主黃岐士的耳目)來到滕王閣下,為了避免官非,約在子夜比武。

是夜,月明星稀,萬裏長空無雲。滕王閣四周景物,歷歷可辨。只是江湖狂生公孫白,獨自一人,立在滕王閣下,一見他們到來,神態傲慢,微微一笑:“在下在此久候了!”

贛南子打量一下四周:“就你一個人來?”

“道長只是約在下一人,並沒有約其他人,他們來幹嗎?”

文石問:“你不擔心我們連手?”

公孫白不屑一笑:“在下並不在乎。”

贛南子怒道:“你太狂妄了!”

公孫白說:“要不是這樣,在下何以人稱江湖狂生?你要是怕丟醜,最好連手齊上。”

“對你,用得著我們連手麽?”

公孫白說:“請!”

贛南子一抖拂麈,迎面就朝公孫白拂來。拂麈本來是道士們用來拂麈和揮趕蠅蚊之類的用物,通常用馬尾束成,柔軟無力,不是什麽兵器,就像扇子一樣,是文人雅士手中之物,但在武林人的手中,它們變成一種可怕的兵器,因為使用柔軟兵器之人,必需要有相當深厚的內力才是,不然,就不能發揮威力,將對手擊傷。

贛南子這一拂麈抖出,柔軟如絲的拂麈,在他內力灌注之下,根根馬尾變成了鋼絲一樣,人給拂中,不但皮肉迸裂,連骨也會擊碎,不死也重傷殘廢。

公孫白見贛南子這一拂麈的招式,竟然是恒山派七七四十九式的旋風拂柳的拂麈招式,招式頗為精奇,頓時也不敢大意,身形略閃,將手中紙扇打開,拂麈擊在扇面上,就如一陣驟雨,沙沙一陣亂響。如鋼絲一般的拂麈,竟然不能擊碎紙扇,反而給紙扇擋了回去,一招的較量,立刻分出雙方內力的高低了!顯然公孫白的內力,比贛南子高出一籌有多。

江南公孫世家,在武林中,向以劍術見長,其次是流雲飛袖之功。公孫白棄自己所長,竟以一般的紙扇為兵器接招。

武林中以扇子作兵器的人不多,凡是以扇子作兵器的人,往往扇子是特殊材料制成,而且還藏著暗器,如神風教的白衣書生黃文瑞,也是以扇子作兵器,扇中便藏有置人於死地的鋼針。可是公孫白手中的紙扇,的確是一般的紙扇,用竹和紙制成,任何市鎮都可以買得到,就是這麽一把平常的紙扇,在他內力灌注之下,竹和扇紙都變得堅硬如鋼,只要對手用的不是削鐵如泥的寶刀寶劍,他都可以接招,可擋任何兵器和暗器。

贛南子見一拂不中公孫白,只拂中了公孫白手中的紙扇,而紙扇竟然將他的拂麈反彈了回去。這一下他才心頭暗驚,想不到對手的內力比自己深厚得多,怪不得公孫白為人那麽狂妄了,不將別人看在眼裏。於是,贛南子不敢與公孫白拼內力,以精奇的拂麈招式,抖出了自己四十九式的拂麈法,一連抖出了十多招,招招都夾帶淒厲的風聲,直取公孫白。

贛南子不愧為江西的一流高手,可惜他面對的是江西武林世家的公孫白,公孫白手中的紙扇,抖出來的不是一般紙扇的打穴力,而是暗藏一套絕為上乘的公孫劍法,挑、撥,刺、削,無一不精湛稱絕。公孫白要是與別的武林高手對敵,根本不動用紙扇,只憑自己的衣袖,足可以應付了,現在他動用了紙扇,已視贛南子為一等的武林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