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章 霸者之道

範增一臉肅然道:“匹夫再勇,不過能敵十百,將帥有謀,則可敗敵千萬。以一個匹夫的性命換取敵將之命,在這種大戰將即的時刻,無疑是穩賺不賠的交易。如果大王將勇士的性命看得比名將還重,那麽大王應該面對的是江湖,而不是天下。”

項羽一怔之下,驚道:“先生何出此言?”

範增的眼芒深深地鎖定在項羽的臉上,緩緩而道:“能成霸業者,無不精於取舍之道,有取必有舍,有舍必有得,縱觀天下諸事,無不如此。大王既然有意逐鹿天下,就應對取舍之道有深刻的了解,這樣才能終成霸業!”

項羽的臉色變了一變,肅然道:“這倒要請教先生。”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成千上萬戰士的屍骨作為代價,就難以造就出一代名將,真正的名將總是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誕生出來的,既非靠天賦,也不會僥幸可得。既然如此,那麽有數十人的傷亡又何必耿耿於懷呢?想當日大王在新安一戰,不是在一夜之間殺盡了二十余萬秦軍士卒嗎?若沒有當日這種冷血無情,大王又如何能夠擁有今日的輝煌呢?”範增不慌不忙地道,平靜的語氣中透著一股深入人心的煽動。

“可那是面對敵人,而這一次折損的是我流雲齋中難得的精英高手,就算有十七名齊軍將領殉葬,本王又怎能淡然置之,心安理得呢?”項羽搖了搖頭道,想著自起事以來,流雲齋中的上百高手追隨自己,走南闖北,西征東戰,雖然許多人建立了赫赫功勛,但隨著激烈的戰事頻繁爆發,這些年來死的死,傷的傷,已經所剩無幾。

項羽深知,自己能夠號令諸侯,開創霸業,成就今日的輝煌,在很大程度上與自己身為流雲齋閥主是大有關聯的,正因為他在江湖中擁有至尊的地位與深厚的背景,才使得他能登高一呼,四方響應,淩駕於無數諸侯之上,呼風喚雨。

所以,流雲齋中的每一個高手都是他根基中的一部分,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項羽才能迅速崛起。一旦根基不穩,他也許就會在這亂世之中不堪一擊。

但範增卻是從戰爭的角度上和他談論取舍之道,所說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即使這些死者都是流雲齋中的高手,大王也無須對他們惋惜不已。死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種榮幸,否則大王又何必豢養他們呢?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他們也算是死得其所。”

項羽默然無語,半晌才輕嘆一聲道:“死者已矣,多說亦是無益,還請先生說出奇兵之計吧。”

範增猶豫了一下,這才緩緩而道:“我所說的奇兵之計,其實是要借重陳馀、彭越這兩股敵對勢力,只有在他們連戰連捷的情況下,此計方能奏效。所以我請大王速速下令,命令三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城陽的合圍,不出十日之內,我料算齊軍必敗,田榮必亡!”

項羽的眉然一跳,喜上眉梢道:“此話當真?”

“軍中無戲言。”範增手捋花白胡須,淡淡而笑道:“我若沒有十足的把握,焉敢在大王面前說這般話?”

項羽湊耳過去,聽範增細說計謀,到最後,已是笑臉綻開,道:“先生不愧是本王最為賞識的謀臣,能得先生指點迷津,何愁霸業不成?”

“不敢。”範增頗為自得地連連擺手道:“這不是範增之能,而是天助大王成就霸業!”

頓了一頓,他又接道:“不過,微臣還是有幾分擔心,不得不向大王提醒一二。”

項羽“哦”了一聲,目光中多出一分詫異道:“先生有話盡管直說。”

範增眉間隱生憂慮,道:“城陽一戰,只要我們按計施行,似無大礙,所以田榮並不是我所擔心的人,微臣最擔心的是,倘若此刻漢王趁機東進,攻我西楚,只怕會令我軍陷入兩線作戰之境。”

項羽聞言之下,不由笑出聲來道:“先生多慮了,本王其實早就對劉邦此人有疑忌之心,是以才會將他逼往巴、蜀、漢中三郡,讓他在南鄭稱王。巴蜀地勢險峻,道路難行,昔日尚有棧道可以出入關中,偏偏這劉邦為了向本王表明沒有東進之意,又自毀棧道,使得這東進出師就更加難以實現,先生又何必顧慮?”

範增聞言眉頭一緊道:“棧道雖毀,卻可以重建,倘若劉邦真有東進之心,縱無棧道,他又何嘗不能進入關中?如果微臣所料不差,劉邦當日自毀棧道,其本身就有迷惑大王之意。”

項羽初時不以為然,聽到最後一句,心中也不由得重視起來,道:“先生所言確是有理,不過當年本王也料到劉邦必反,終有東進之日,所以才會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讓這三位大秦舊將為我鎮守關中,阻擋漢王,以防劉邦將來出兵。這三王所轄兵力共有數十萬之眾,就算劉邦攻入關中,只怕這勝負也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