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天絕邪殺(第6/7頁)

邪帝是其中一個,劉正也是一個,王莽只是聽說,但在這一刻他相信了。

天機神算怎麽會來到這裏?沒有人知道,但只要是東方詠出現,便必定有其理由,至少,他自己明白是在幹什麽,這個世間沒有比天機神算更清醒的人!

“罪人,罪人哪!”天機神算沒有問候諸人,也沒有對三人的叫喚應答,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憾然道。

東方詠的話讓三人都呆住了,他們不知道東方詠在說什麽,或是話中是何意思,但三人都沒有動,他們並不想對東方詠無禮。至少,東方詠是劉正最好的朋友,而又是邪帝尊重的人物,還是王莽最想要的人物。

“東方兄怎會突然現身於此?”劉正訝然問道。

他問出了所有人想問的問題。

東方詠嘆了口氣道:“我還是來遲了!來遲了……也許,這是天意!”說完,這才將目光投向劉正,淡淡地吸了口氣道:“這並不突然,我早該來此了!”眾人又怔,不明白東方詠此話何意,但並沒有減少對對方的敵意,東方詠的出現只是個意外。

“相信三位曾聽說過一個很古老的傳說!”東方詠吸了口氣道。

“一個傳說?”眾人微愕,不知道東方詠何以在這種時候仍有閑情談傳說。

“傳說,在上古之時,軒轅黃帝與魔帝蚩尤大戰,魔帝蚩尤引天外天之力而釀下蒼生大禍,後禹神治水百年,才漸平息此禍。相傳在軒轅黃帝殺了魔帝蚩尤之時,天降血雨,血雲遮天。後軒轅黃帝將蚩尤魔魂封於天外天的結界之外,而使血雲擴散,這才釀就禹神治水的傳說!”說到這裏,東方詠長長地嘆了口氣,竟擡頭望了望天空。

劉正、邪帝和王莽全都心神大震,他們確實聽過這個傳說,雖然他們僅是將此當作一個神話傳說,而並未真正的相信,但是今日所發生之事卻與傳說中極相似。天降血雨,漫遍血雲,這便像是一個奇怪的咒語一般讓人心驚,是以劉正諸人也跟著仰望天空那片血雲,竟無語。

東方詠吸了口氣,又道:“前些日子我便已感應到有天外天的魔氣外泄之象,據我一門相傳的典法所載,蚩尤魔魂每隔兩千余年便有可能重生一次,因為其在天外天不斷地凝集自己的魔力,就等某一天破開結界重返人間,如果真讓其魔氣外泄的話,天下蒼生將再一次陷入苦難之中。今日看來,天外天的魔氣已大量滲入了我們這片天地,劫難只怕是在所難免了!”“那傳說難道是真的?”劉正微感吃驚地問道。

“任何傳說都不是空穴來風,而這個傳說確實是真的,這不僅載於我門的法典之中,更在無憂林的法典之中也可以找到。在前些日子,我便算到,如果長安城再有第七次劫難的話,必將引發天空異象,觸動天地之中最神秘的力量,這樣將極有可能誘發結界之外的魔氣滲入天地之間,只可惜我仍是來遲了!”東方詠嘆了口氣道。

王莽和邪帝也呆了,王莽想了想問道:“就因為這一場血雨?”“也許,這血雨之中帶著無限的魔氣,侵蝕了長安的每一寸土地,用不了二十年,這片龍氣所在之地將不再擁有龍的生機,而會成為災難之地,在這天外魔氣所侵的日子裏,將會使天下多災多難,百姓也將受苦受難,而你們都將成為罪人!”東方詠感傷地道。

劉正不語,他並不太相信這些神鬼之說,但他卻相信東方詠,因為他了解東方詠之為人,更知道此人絕不是喜歡危言聳聽之人。

王莽看了劉正一眼,有些恨意,但他更關心長安的問題,不由得問道:“那有什麽方法可以挽救長安或者是天下呢?”“也許這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違,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改變這一切,除非新一代聖主長大成人,才能夠澄清天下的戾氣。上天安排了一些什麽樣的命運,如果我等凡夫俗子硬要強求的話,只能徒遭天劫!我只希望大家不要一錯再錯,若讓魔魂重返人間,那是誰也無法承擔的責任,為了天下蒼生,我希望武皇和邪帝能夠拋開私人成見,去應對將來的劫難才是正理!”東方詠道。

“難道東方兄也要讓我將漢室數百年的基業拱手讓人嗎?”劉正反問道。

“家國之事,早由天定,以一人之力阻天命所歸,那逆天而行的後果只能禍及蒼生,如果天意未絕漢室,自然會有再興之時,而武皇定要逆天而行,只會適得其反。請武皇看看,長安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這一切都是武皇一手造成的,難道武皇認為自己做得對嗎?這數以萬計的生命不是草芥,武皇也該反省了!”東方詠懇然慨嘆道。

劉正神色有些難看,目光只是遙望著天空,似乎讓思緒陷入了另一層空洞的世界之中。天空之中似乎飄蕩著無數的孤魂,在靜下來的時候,他才感受到,自己所殺之人太多了,多得讓他自己也心寒,而在這之前,仇恨一直充斥著腦海,在殺機之中並未反省,此刻東方詠的話便如晨鐘一般敲醒了他,讓他思忖殺戮之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