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七章 魔技驅魔(第6/7頁)

“也好,我們若是沒什麽發現,便會調頭與久叔會合!”劉玄也客氣地道。

“好的!”白久望了劉玄一眼,點了點頭,隨即又呼道:“走!”

△△△△△△△△△

林渺諸人順大道疾奔,在這種道路上並沒有什麽顧忌,他們料定劉玄絕不會這麽快追來,也便點亮了火把狂奔,速度自是越快越好,最妙的結果自然是他們全部逃脫而白慶和劉玄諸人連他們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奔跑了三十余裏,道路的盡頭卻橫著一條七八丈寬的大河,河水在夜幕之中黝黑,不知深淺,幾人不由得全都帶住韁繩。白玉蘭這些日子來心力憔悴,這一路狂奔,竟支撐不住,林渺只好將之攬過來。

“阿渺,現在該怎麽辦?擺渡的現在已經休息了,我們淌水過去吧!”白才提議道。

“不行,這水很深,又天寒地凍的,流速極急,沒有擺渡的船只,馬兒根本就過不去!玉蘭和晴兒她們怎能過去呢?”林渺斷然道。

“那可怎麽辦?”蘇棄也有些急了。

“難道我們要等到天亮那船夫擺渡?”金田義也有些急了。

“如果這一等,說不定他們真的會追上來,那可不好辦!”小晴也有些微急道。

林渺吸了口氣,沖對岸高喊:“船家……”連喊數聲,卻無人答應,似乎對岸並沒有人住一般,這下他可也急了。

“不如我一個人先過去,把他的渡船給劃過來好了!”白才道。

林渺望了望對岸,不由得搖搖頭道:“還不知道那渡船會系在哪裏,你這樣過去,也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如果他們分頭追而不去查探路況的話,我們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我知道在下遊還有一個渡口,船家是住在這邊岸上的,我們到下遊去!”

△△△△△△△△△

淯陽等地民眾大慌,舂陵劉寅、平林陳牧、新市王鳳王匡三支義軍合兵,北進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怎不使淯陽和宛城恐慌?

告急之書頻頻傳入京城,使得王莽在長安也難以安心。綠林軍的教訓已經讓王莽吃了不少苦頭,而好不容易讓綠林軍解體,若是由劉寅再來一個合兵,南陽豈還有朝廷插足之處?是以,王莽焉能不急?所幸嚴尤和陳茂仍在竟陵,他便飛速遣人調嚴尤和陳茂大軍準備及時支援宛城,而調遣屬正、梁丘賜率兵鎮守淯陽和棘陽兩城。

這兩城可謂是宛城的南面門戶,而王興因劉秀占駐宛城近月,雖又重奪回宛城,卻無法平息王莽心中之怒,免王興安眾侯之職,調回長安。

棘陽依然是歌舞升平,因為燕子樓的大名,仍能夠招來四方來客,使得棘陽仍是三教九流匯聚之地。

劉秀並不是很得意,此刻他便在棘陽。因為他想打燕子樓的主意,要帶走曾鶯鶯,盡管昔日他是燕子樓的嬌客,可是這一刻想拆燕子樓的樓牌,也讓人難以接受,是以他遇上了麻煩。

這個麻煩不只是來自官府,也來自燕子樓內部。這裏不是舂陵,而且,劉秀此刻又是朝廷的重犯,攪得宛城一片狼藉的重犯。因此,劉秀不敢以真面目現身棘陽,而燕子樓中的人似乎知道劉秀打的是什麽主意,根本不讓他與曾鶯鶯有相處的機會,這使得劉秀不能不在漫長的寒夜中獨品相思之苦。

△△△△△△△△△

水聲湍湍,林渺策馬向下遊奔出近十裏地,驀地帶住馬韁,舉目之際,他竟然發現大河之上竟有十余盞高高的燈籠懸於其上。

“有幾艘大船!”蘇棄也發現了那高懸的燈籠,不由道。

林渺點了點頭,是的,在這僻靜的河水之中竟然泊著兩艘大船,而那燈籠便是懸於桅杆之上的。

“還是三桅大船,不知是誰家的三桅大船泊在這條河中呢?這裏似乎並不是渡口呀!”白玉蘭訝然道。

“奇怪,船上似乎並沒有什麽旗號,但不管是誰家的船,我們先去找渡口!”林渺也感惑然,但卻似乎並不想理會是誰家的船。

大船泊於岸邊,這裏並無渡口碼頭,想來也只是在此過夜的路客。

“是官兵!”林渺突然有些吃驚地低呼了一聲,他看清了那在大船之上放哨的身影,竟是朝廷的官兵。

“來者何人?站住!否則殺無赦!”大船上的官兵也發現了林渺諸人,因為林渺並未滅掉火把。

“咱們只是路過此地趕往渡口的,並非奸細!”林渺揚聲道。

大船上的官兵相對望了一眼,小聲地議論了幾句,似乎有人入船艙之中稟報了。

“管你是路過的還是什麽,通名,又要去何地?”官兵們強弩硬箭全上了弦,沉聲問道。

“你們的大人是誰?有這般蠻橫的嗎?”林渺不由得也惱了,他哪裏把這群普通官兵放在眼裏,只是他並不想在這裏糾纏,浪費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