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 第 八 章 刀創奇象

玉皇頂,玉皇廟,歷史之悠久的確可以追朔到極遠的上古。它起源於秦始皇祭天,那時候的佛教並未傳入中土,秦始皇數次登臨泰山玉皇頂祭拜天地之神,就在玉皇頂之上築下拜神之用的參神台,秦二世更將參神台擴建,那時已是極為雄偉,後來在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土,使它逐漸成了一個可與道教分庭抗理的宗教。

漢朝歷代皇帝都會上泰山祭拜天地之神,東漢明帝之時,因其信奉佛教,而且極為虔誠,便允許在參神台上設置金身佛像,後索性在玉皇頂上,改參神台為寺廟,而參神台卻成了玉皇廟院中的那塊巨大的石坪。

關於這個石坪,還有個傳說,當然,這是在江湖中流傳的。傳說這塊巨大的石坪乃是同心石,當地的一些人經常前來乞福,認為仁聖石坪乃是歷代皇帝拜神之台,肯定具有靈性,因此許多人在石坪上挖下小片石頭帶回家,以乞求眾神庇佑,而每當有雷電擊在這塊主石坪上時,那些被人挖掘帶回的小石塊也會跟隨著主石坪震動,像是與主石坪有著極強的心靈感應一般,所以人稱為之同心石。至於這塊石坪的來歷眾說不一,有人說是天外飛來的神石,有人說是當年秦始皇自東海蓬萊仙島求得這塊巨大的神石,以萬夫之眾擡上泰山之頂。當然,這跟神話是沒有分別的。且不說泰山的山道如何險峻,單說以萬人之力能否擡起這塊石坪還是個問題,因為沒有人知道它到底埋有多深。

其實,在江湖之中還流傳著一個傳說:當年慧遠大師曾在玉皇廟住過一段時間,後眾弟子以同心石為其做了一個巨大的蓮台。後來慧遠大師就坐在這同心石的蓮台坐化升天,留下了不朽之名。更傳說在慧遠大師坐化升天之前,同心石竟嗚咽了三天,嗡鳴不絕,被廟中之人認為是一種奇像,只是慧遠大師知道自己壽辰將近,也就吩咐後事。三天之後,慧遠大師果然坐化升天,那同心石的蓮台也便保存在玉皇廟的密室之中,蓮台之上塑有慧遠大師的金身,那並不與一眾菩薩擺放在一起,他只受玉皇廟的歷代主持參拜。

江湖也有人說,這是慧遠大師的遺囑,更盛傳一種流言,說玉皇廟中的和尚和慧遠有極大的關系,甚至說慧遠大師有可能是當年白蓮社的人。不過,江湖中人似乎從來都未敢對玉皇廟做任何挑戰。第一,玉皇廟中全是出家人,與世無爭;第二,是因為敬重慧遠大師,慧遠大師不僅僅是佛門宗師,更是江湖中人心中的神。就因為佛、道、魔三宗那一拼,將魔門擊得四分五裂,再也無法為禍武林和天下,更創下名傳千古的白蓮社,將正義推上了極端。

白蓮社幾乎網羅了天下的所有精英。而四十多年前的邪宗和冥宗若非白蓮社,只怕江湖已經不知會變成什麽樣子。因此,江湖中都極為敬重慧遠大師,無論是白道還是黑道,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

對於玉皇頂之上,其實江湖中還有些傳說,那是煩難大師和不拜天諸人之間所發生的事情。不過,那究竟是什麽事情卻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冥宗曾在玉皇頂上大鬧了一場,但終還是退了下去,這些都只是傳說,到底是不是真有這麽回事卻無從查證,廟中的僧侶不會告訴任何外人。

有人懷疑廟中住著一位極為可怕的絕世高手,當然,這些並沒有必要去相信,也沒有必要去對他做出何種解釋。江湖人總愛猜測,總愛制造謠言,這很正常,也很普通,因此,可信也可不信。

慧遠大師坐化的那尊同心石蓮台就在玉皇頂的密室之中,而玉皇頂的密室處於北面,與大院相隔有兩百步之遙。

此刻密室之中梵音深重,檀香繚繞,木魚之聲輕響,每一下都是那麽沉重。

密室之中,靜坐於蓮台之前蒲團上的正是玉皇廟現任主持戒嗔,自從老主持塵念圓寂後,主持之位就傳給了其弟子戒嗔,這是一個全心修佛的老和尚。沒有人知道他的深淺,只知這和尚佛心極高,也很少露面。

今日,玉皇廟中的小沙彌全都下山了,僅留下戒嗔與其四大弟子靜參佛心,不聞外面之事。

蓮台之上,慧遠大師的神像在繚繞的檀香之中若隱若現。

戒嗔極為清瘦,高挺的鼻梁如槍一般標直,黃色的僧衣在半披的袈裟裏面更顯出一種沉穩而枯寂之感。

戒嗔一心向佛,毫無雜念,但近日來卻總似乎感覺魔障隱現,那種空靈之境很難保持絕對平靜。他也有些不明其因,惟有以佛經相誦,但這些似乎都無濟於事,特別是今日,自早晨開始,魔障頻生,使他根本就無法真正地安靜參禪,就連他的四大弟子也清晰地感覺到他的不安。

“師父。要不要弟子去前院看看?”說話者是戒嗔的大弟子晦明,晦明似乎看出了戒嗔無法靜心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