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 第 四 章 毒人之主(第3/4頁)

新皇親政,小兒坐龍椅倒鬧出不少笑談,還專門有奶娘照看,胡太後垂簾聽政,所有決斷全由胡太後決定,官吏罷免、喬遷,史部和刑部及各部完全無法插手,朝綱幾乎大亂,一些敢於直言之臣悉數遭貶或遭斬,更有些人步李崇後塵,辭官而去……

※※※

爾朱天光聞知元詡駕崩,如遭雷擊,再也不管什麽泰山之會,迅速領兵回朝,更自黑白雙奴的飛鴿傳書中得知孝明帝為胡太後毒死,更是大怒。

李崇也正是明白此節,才感覺到胡太後的可怕,因此辭官還鄉。那天夜裏他很晚才離開禦書房,此刻正逢劉公公送參湯入房,後來他親見元詡屍體,又不似暴病之狀,心中早就估計問題出在那碗參湯上,可是他再去找劉公公之時,劉公公竟也恰巧病死,那幾名小太監更是失去蹤跡。這事顯而易見是太後指使下毒,他若再不離開這是非之地,只怕胡太後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了。

天下皆驚,元詡之死,雖然朝廷內部極力隱瞞這個秘密,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更何況,洛陽城中各路義軍都有密探,只要宮中有半點異常事情,就立刻會傳出很遠。更何況,另立新皇可是一件大事,又如何能夠蒙蔽過去呢?

天下本己夠亂,百姓心中不安,戰火紛燒,義軍四起,人心思變,元詡一死,新皇又是一個未曾斷奶的毛頭小兒,天下百姓豈有不亂之理?

最得意的還是各路義軍,元詡之死使得義軍鬥志大盛,戰意高昂,攻城掠地猛不可擋,官兵戰意大弱,各路義軍中最強的要屬葛家軍,破巨鹿、克隆堯,直接南下,一路披靡,很快就威脅到邯鄲和刑台。大將元融在定州被鮮於修禮所纏,根本就分身不得。爾朱榮的大軍踞守晉陽,爾朱天光遠在山東,蕭寶寅和崔延伯踞兵黑水,朝中猛將雖多,但能跟葛榮交手的人卻幾乎沒有。

莫折念生在隴西再結部將又準備反攻,幾乎纏得崔延伯、蕭寶寅欲退不能,而且莫折念生這次的攻勢似乎超乎往常的猛烈。

胡琛占據高平,赫連恩、萬俟醜奴分兵兩路出擊,也奪下數座城池,戰況之慘烈,實讓人心寒。

朝內朝外,全都是一片混亂,元詡一死,另立新皇,各路王族反對極烈,其中以長樂王元子攸、高陽王元雍和河間王元琛反對最烈。

高陽王元雍富貴冠一國,正因其極富,才會反對立元釗為帝,何況,小兒當道,豈不是權力全為胡太後所掌?王室之人又怎能讓胡太後這個外人把掌朝政?

爾朱榮與眾王相商,擬立長樂王之子元修為帝,北率大軍以“入匡朝廷”為名向洛陽進發,這使得胡太後心頭大震,朝中文武百官都大罵爾朱榮大逆不道,而這種結果更是出乎胡太後的意料之外,但無論如何,洛陽方面立刻重整隊軍和護城軍,對城防各方面都加強力度,而宗子羽林和望士隊的人數也大增,為保太後和新皇安全,皇宮內庭防守極嚴。

爾朱榮一路南行,所到之處,無人敢阻,一是懾於爾朱榮的威儀,二是各地守將都極度不滿胡太後所為,擾亂朝政,竟全都大開城門,讓爾朱榮長驅直入。

胡太後在洛陽無可用之將的情況之下,竟取用了一個極為出乎滿朝文武意料之外的人物,那人竟是南朝的平北侯昌義之。

這的確讓眾臣無法想象,推薦之人正是鄭儼,雖然滿朝文武都知道昌義之的守城之術天下聞名,但是對昌義之卻極有成見,畢竟這人曾是己方的敵人,殺害魏兵無數,滿手沾滿了魏兵的血腥之氣,讓眾臣怎能接受?不過,太後既已答應,就沒有人敢出言反對。

當然,洛陽中的大臣多是一些文官,對那些武將都頗有偏見,更是一群阿諛奉承之輩,只要能討太後歡心,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更何況他們只相信爾朱榮是亂臣賊子,而在南萬邊關的守將,也有很多將領帶兵回救,因此對爾朱榮的大軍並不是很害怕。

※※※

葛家莊內,蔡傷每日都伴著胡秀玲,泰山一戰已經告一段落,蔡風的蹤影全無,眾人只當他已死。葛榮回到葛家莊,告之蔡傷有關阿那壤之事,而阿那壤也派人修書一封送給蔡傷,華山之戰可以取消。

阿那壤在信中說:“此次中原之行,方知中原人在山川靈氣的熏陶之下,的確臥虎藏龍,未入至漠外,不知沙多,未至中原,不知武源,爾輩武學智慧確非我所能比,二十多年的一次約會,就此揭過……”

蔡傷也因此少了一樁心事,在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時,又在安慰胡秀玲。

胡秀玲似乎沒想到假太後竟然如此毒辣陰險,元詡的死顯然跟她脫不了關系,再加上親生兒子之死,顯得悲痛萬分,與蔡傷的心情一樣沉重。